中国日报网4月4日电 英国《卫报》网站3月28日刊发评论文章称,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在这里为什么就喝不到一杯干净的饮用水?
文章提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工厂日前发生泄漏事故,多达8000加仑(约合30283升)用于乳胶表面处理的化学物质流入在特拉华河,而这些物质是无法通过把水烧开或者过滤来去除的。不仅如此,全美各地的自来水都掺有令人不安的化学物质。
文章作者阿瓦·玛哈达维(Arwa Mahdawi)说,当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条说这起事故可能会影响到费城饮用水的消息时,她恰好在喝茶,然后立刻就把嘴里用特拉华河力的水沏的茶吐了出来。
(资料图片)
玛哈达维跟家人说“最好买些瓶装水”,但最后她也只买到了两瓶。她表示,在那时,费城大约150万居民都接到了紧急电话警报,告诉人们为了“谨慎起见”,从一小时后开始应该使用瓶装水。
当费城的瓶装水都被抢购一空的时候,人们的不安情绪开始加剧,当地也发布了新的消息。消息大概的意思是,“你不需要把所有的瓶装水都买走,因为在周一晚11点59分之前,自来水都是没问题的”。
玛哈达维不仅质疑,“那之后会怎么一样呢”?当地市政府官员曾表示,“摄入受污染水的人不会出现任何短期症状”,直接回避了长期症状。
与此同时,涉事企业的一位高管也对当地媒体表示,泄露到饮用水供应系统中的化学物质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就跟油漆里的材料一样。”他说,“就是你房子用的常见丙烯酸涂料,这就是泄露到水里的物质。”
对此,玛哈达维讽刺说:“这可不是太让人放心,因为我们当中没多少人会到处喝油漆。也许这就是整天与有毒化学品打交道的企业才能想出的声明。”
她还表示,甚至人们抢购的瓶装水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安全。一些费城人发现,他们因此次事故而购买的瓶装水正在被召回,因为它们可能受到之前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毒列车”脱轨事故所泄露的化学物质的污染。
玛哈达维指出,事故的发生在所难免,但不可避免事故与因企业贪得无厌、基础设施老化、监管缺失而发生的公共卫生灾难还是有区别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干净、清洁的水不应成为奢侈品。然而,它正在成为一种(奢侈品)。”她写道。
玛哈达维还提到,美国最为人熟知的污水案例是密歇根州的弗林特,当地的自来水多年来一直铅含量超标。不过,全美各地的自来水痘掺杂着令人不安的“永久性化学物质”。
英国《卫报》和美国《消费者报告》杂志(Consumer Reports)202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数百万人的饮用水中含有潜在的有毒化学物质,其中贫困地区的比例尤其高。
玛哈达维最后指出,费城的这一事故提醒着人们,清洁的饮用水可能不再是美国人理所当然的东西。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世界说】英媒:清洁的饮用水在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已成为奢侈品-热议
- 世界看点:民调:一季度美国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八成民众对国家发展方向不满意
- 【透视】“末日博士”鲁比尼:美国面临重大金融危机,经济进入“厄运循环”-世界聚看点
- 焦点速看:@所有游客:查收这份清明出游提示 四月这些著名景区免费玩!
- 英雄之光|时隔76年!五条岭烈士陵园这19名烈士等来了亲人
- 今天以这首歌致敬公安英烈|当前独家
- 好评中国丨一粒种子的远征
- 【全球新要闻】【环时深度】欧洲危机背后,是两大支柱“年久失修”
- 新华全媒+丨中国棉花主产区拉开春播序幕
- 新华全媒+|热血铸警魂 生命写忠诚——追记浙江省瑞安市公安局民警叶永亮:环球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