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年前,在美国以一管成分不明的白色粉末作为伊拉克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s)的“证据”后,英美等国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伊拉克战争。英国广播公司(BBC)13日报道称,BBC的最新纪录片《伊拉克战后20年》通过对一系列知情人士的专访,还原了战前情报工作一连串的重大误差。
报道称,2001年年末,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情报人员专程赴英,与英国军情六处(MI6)的同僚进行了一次密会,首次提出美国对伊开战的计划。
BBC称,相比寻找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武器”,美国人的真实意图就是推翻萨达姆。时任CIA“伊拉克行动组”负责人卢埃达说:“就算萨达姆手上只有一根橡皮筋或者别针,我们也依然会侵略伊拉克。”这场会面过后,时任MI6处长迪尔洛夫向时任首相布莱尔进行了汇报。然而,直至2002年的春季,MI6驻伊拉克的特工们都没有发现任何“武器”的相关证据。
在这样的局面下,美英情报部门制造了一连串的“乌龙事件”。2002年9月12日,迪尔洛夫声称发现了“重要线报”,他在未得到专家审核的情况下径直前往唐宁街,对首相汇报了这一情况。但所谓的“情报来源”一连数月都未能产出有效成果。据测,这很可能是投机分子为了发财或推倒萨达姆而有意制造的“烟幕弹”。之后,一位叛逃到约旦的原伊拉克情报人员声称萨达姆拥有“移动生化武器实验室”,时任美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上的“洗衣粉”世纪谎言正是基于此。但事后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找到所谓的“移动实验室”时,发现只是一辆蛛网密布的冰激凌车。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