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百花盛开的草原上……”歌声传来,58岁的牧民那音太和乐队队员们正在加紧排练草原经典歌曲《牧民歌唱共产党》,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做准备。
那音太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呼和陶勒盖嘎查,30多年前,酷爱音乐的他牵头成立了一支牧民乐队,为周边牧民义务演出。
因忙于生计,那音太几度想解散乐队。“过去,一家人住着3间土房,生活不够富裕,养羊盲目追求产量,结果羊绒变粗,肉质下降,反而卖不上价。”那音太回忆。
2012年,鄂托克旗推进牧业精细化管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按规划种植饲草料,保护绒山羊品种。盖羊棚、打机井,养殖效益逐年提高,那音太一家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搬进了宽敞的新家,各类电器齐全。
“现在4月到6月,都要季节性休牧。”那音太种植了200亩紫花苜蓿和玉米,既保护了草原生态,每年还能节省15万元的饲料钱。
近年来,鄂托克旗不断推动智慧化牧场建设。“以往备草喂料,几个人起早贪黑都忙不过来。现在机械化操作,一个人就能轻松完成。”距那音太家13公里之外,42岁的额定乌拉开着电动撒料车,将搭配好的苜蓿、玉米、燕麦等均匀地撒在圈舍内。
以前放羊,额定乌拉骑着摩托车,带着望远镜,寸步不敢离开。“现在,点开手机就能实时看到牧场各处情况。上个月母羊集中接羔,在手机上随时观察,省了不少事。”
如今,呼和陶勒盖嘎查的羊羔存活率提升至98%以上,双羔率近50%。“全嘎查44万亩草原,有10余万只绒山羊,其中90%实现舍饲养殖。通过规模经营、季节休牧、跨区轮牧、品种改良保护等,实现了养殖增收与草场保护双赢。”呼和陶勒盖嘎查党支部书记敖日格勒介绍,嘎查户均收入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00多元增长到如今的10万元。
生活富足了,牧民乐队也更有活力了,大家热情高涨,队员增加到50余人。这些天,那音太正忙着创作新作品,“我要把牧民的好生活写出来,唱给更多人听。”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