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王立彬)因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突出,秦皇岛、通辽、绍兴、福州等20个地区被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约谈。
记者27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按统一部署,派驻地方的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局近期约谈2020年土地例行督察发现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的河北省秦皇岛市、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辽宁省沈阳市、吉林省长春市、浙江省绍兴市、福建省福州市、江苏省盐城市、安徽省阜阳市、山东省日照市、河南省漯河市、广东省清远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湖北省黄冈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川省德阳市、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省曲靖市、陕西省榆林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19个地市人民政府和甘肃省兰州新区管委会,面对面指出问题,提出严肃批评,明确整改要求,督促加大整改查处力度,遏制违法违规问题,严防死守耕地红线。
2020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对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9年度耕地保护情况开展了土地例行督察。重点督察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挖田造湖、“大棚房”等打着各种旗号破坏占用耕地的行为及耕地占补平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体上,各地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不断采取新措施,但部分地区耕地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比较突出,“零容忍”遏制新增违法用地问题不到位,监管不力,执法不严。
此次约谈地区问题比较突出,主要包括新增违法违规用地总量大,在本省位于前列,有的区县政府主导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突出;2020年7月3日国务院召开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后仍有顶风续建、新建问题,有的已被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补充耕地不合规,有的在生态脆弱区占用法规禁止开垦的林地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用于补充耕地;落实督察意见整改不力,存在敷衍整改、弄虚作假情形。
各派驻地方的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局要求被约谈地区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问题增量,依法依规推进存量问题整改,实事求是、分类处置,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同时举一反三,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健全耕地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长效机制。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