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头条 > 正文
纪念李大钊:“红花的种子”遍天下
2021-04-29 20:30:58 来源:长城网

长城新媒体评论员 芦静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今年4月28日,是李大钊逝世94周年纪念日。连日来,唐山市乐亭县大黑坨村李大钊纪念馆参观者络绎不绝。

航拍李大钊纪念馆。长城网记者 邢丁 摄

春日将尽,马上就入夏了。“乡间初夏,四野麦垄青青,遥望村落,人家烟树,俱于沈寂清静之中,呈现出乡间生活自然趣味。”这是李大钊在1917年5月《乐亭通信》中写下的乡间风景,如今,并无太大差异。

谁也想不到,仅仅10年后,李大钊就再也看不到这般乡间景致了。1927年4月28日,38岁的李大钊在冰冷的绞刑架前慷慨陈词道:“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

图为就义前的李大钊。图片来源:新华社

是什么力量,让李大钊义无反顾地走出书斋投身共产主义运动?又是什么意志,让他在生死存亡关头,仍坚信“红花的种子”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想,这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引领,筑牢了李大钊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基。

大时代中,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走什么样的路,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归根结底,还是要从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着手。李大钊曾疾呼:“青年呵!你们临开始活动以前,应该定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

关键词: 纪念 李大钊 红花 种子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