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 群
今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国际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我国的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者互相呼应,传递出我们对地球家园的珍爱。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的是共生,追求的是和谐。近几年,有媒体报道了因冰川融化在漂移冰块上站立的绝望北极熊、被海洋垃圾绕颈窒息的海洋动物,这都是大自然对人类过度扩张发出的无声呐喊。这些现象反复阐明一个道理:在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上,人类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
怎样共生,如何才能和谐?地球孕育万物生灵,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理念,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等等,如同拼图,每一块都有色彩,才能拼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风景。
身处同一个地球,头顶同一片蓝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乎人类未来。面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考题,中国以身作则进行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在阵痛中前行,加速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从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到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第一大国,再到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全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一个个来之不易的成绩说明,中国的绿色行动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正向推动,守护着地球这个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为节能减排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今年6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上线,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从“十二五”试点先行,到“十三五”筹备全国市场,全国碳市场建设蹄疾步稳。面向“十四五”,从单一行业到多行业纳入、从启动交易到平稳规范运行,全国碳交易体系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碳价信号,为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实现“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中国承诺。这也足以证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中国有担当、有作为。
而要实现和谐共生,保护地球家园,除了节能减排,更要做好垃圾分类。珍爱地球,我们应坚持低碳生活,把环保行动融入日常,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贡献一份力量。从开展光盘行动,到推广节能家电,再到资源回收、减少一次性餐具……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将推动全社会形成更绿色、更环保的新风尚。事实上,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有赖于每个地球公民的努力。爱护地球,是在接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同样给予大自然喘息的时间。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保护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应把这作为一个理念,化为一种行动,不仅在世界地球日这一天,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与坚持,如此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地球才会永远蔚蓝。(李 群)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