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乌克兰东部局势不断升温。这其中,“美国黑手”不断闪现。美国军方声称要将军舰部署至黑海地区;美国总统、国务卿等多位重量级官员与乌方展开密集沟通。在美国的一再插手下,乌克兰面临着陷入大规模军事冲突的风险。而这,不过是美国以民主之名输出动乱、破坏世界和平的冰山一角。
根据中国人权研究会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二战以来,几乎所有美国总统在任内都曾发动或介入过对外战争。据不完全统计,从二战结束到2001年,在世界上153个地区发生的248次武装冲突当中,美国发起的就有201场,约占81%。这些战争不仅夺去了大量军人的生命,更造成极为严重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导致惊人的人道主义灾难。
为了给侵略行径披上一层合法外衣,美国炮制出所谓“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预”等旗号。然而,再华丽的包装也无法掩饰其卑劣的企图与惨痛的恶果。
多年来,美国为了维护霸权,肆意打击一切不愿意接受其制度安排的国家,或是直接动武,或是煽动“颜色革命”,强推别国政权更迭。而那些被强行嫁接“美式民主”的国家,几乎都面临严重的水土不服及排异反应。“美式民主”所到之处,可谓政治衰败、民不聊生、鸡犬不宁。
今年,利比亚内战与叙利亚危机爆发已有十年。外界看到,美国导演的所谓“阿拉伯之春”,令利比亚等西亚北非国家千疮百孔、深陷动荡。
在叙利亚,这个曾颇负盛名的中东旅游国以及重要产油国,如今却沦为难民产生国,上千万平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在阿富汗,美国以反恐之名出兵20年,非但没有消灭“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反而使阿富汗政府更为被动,塔利班控制范围不断增大。
在伊拉克,美国2003年打着莫须有的罪名入侵,令该国长期陷入战乱,极端组织等恐怖势力则趁势做大。如今,美国在伊、叙等国培植的反政府武装有不少发展为恐怖组织,成为国际恐怖活动的源头。
讽刺的是,美国自身也成为其“民主输出”的牺牲品。一方面,战乱导致部分国家的难民及恐怖势力蔓延至欧美等国,大大增加了后者的国家安全风险。另一方面,美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因为一次次的侵略战争而被严重透支,遭到国际社会唾弃。
世界早已看清,美国不计后果地动武,是强者通吃的霸权心态以及唯我独尊单边思维的现实映射。正如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所说,“维护人权”并非美国对外动武的明确驱动力,不过是达成自身目标的一种手段。那瓶被美国作为出兵伊拉克证据的“洗衣粉”、那场美国自导自演的叙利亚儿童遭化武袭击闹剧,就是典型的例证。
近期,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不小心说漏了嘴:过去很多年,美国几代人都在为石油而战。这引得网友一片嘲讽,“难道不是为了民主和自由吗?怎么是为了石油呢?”
面对令人震惊的人道主义灾难,美国决策者至今毫无忏悔之意。从挑动介入乌克兰局势,到暗示5月1日从阿富汗撤军的期限不太可能实现,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让世界彻底认清:美国输出的不是民主而是动乱与战争;谁要是期待美国这个天生有霸权基因的国家去维护本国人权,无异于与虎谋皮。
那些痴迷于武力的美国政客应当谨记基辛格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一书中发出的警告:蓄意追求霸权主义的做法终将使美国成为伟大国家的整套价值观毁于一旦。(国际锐评评论员)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