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间平房,总计300多平方米。在天津市河西区南昌路45号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3岁的杨富兴切实感受到了家门口养老的便利。
“这儿离家近,七八分钟就能到,就餐、健康检查、休闲娱乐等养老服务一应俱全。”杨富兴说,遇有急事,打个电话,工作人员三五分钟便可上门。
在河西区,像这样统一加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牌子的场地已有26个,家门口养老正托起居民稳稳的幸福。
“通过征求老年人意见,规划全区养老服务布局。”河西区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刘向军说,依据老年人特别是7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行动能力等,河西区以15分钟步行700米的适宜范围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绘好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中心城区寸土寸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如何建?
改造是第一选择。“南昌路45号院的这几间平房原本就是一家养老院,2019年区里恢复其养老服务功能,并整合利用毗邻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拓展活动空间,增设栏杆、扶手等适老设施。”刘向军说。
“天塔街道富源里、越秀路街道爱国里等社区,也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改造。”河西区区长胡学明说,全区充分利用行政事业单位、区属企业闲置载体、商品房配套公共设施等,统筹解决居家养老服务场地问题。
有了场地,服务更要跟上。作为天津市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区,河西区专门设计涵盖4大类21项指标的调查问卷,对全区20万老年人开展普查。数据显示,助餐、医疗、家政服务是老人最需要的3项服务。河西区据此提升改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施,形成功能完备的“微系统”;将14个街道划分片区,引入9家有养老服务经验的运营商,引导其在片区内规模化、连锁化运营。
一进大院,香气扑鼻。挂甲寺街道新城小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老人们正在品尝新出锅的重阳糕。71岁的杨玉琴拿起一块细细品尝,“不是很甜,但很松软、很好吃。”
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具备制餐能力,为了让老年人吃上可口的饭菜,相关部门通力协作,支持燃气改造,特批制餐场地。截至目前,河西区能开展现场制餐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17个。
“人老了,身体各种毛病都来了,最盼望的就是能在家门口享受医疗服务。”友谊路街道柳江里社区居民罗莅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需要定期测血压血糖。“现在下楼走到马路对面就是‘健康驿站’,方便。”
为实现“小病不出社区”,河西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健康驿站”。区医保局为“健康驿站”开通医保专线,方便老年人及时结算。“不具备嵌入条件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运行,每周安排社区医生到驿站坐诊。”河西区卫健委主任郭金琦说,截至目前,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嵌入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健康驿站”6个,另有2个“健康驿站”即将投入使用。
为充实基层养老服务力量,河西区专门为区养老服务中心配备专职人员20名,为每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配备专职人员3名,并明确要求每个社区要有专人负责养老工作。
“近年来河西区以老年人助餐为突破口,重点解决服务老年群体的场地、人员、机制等关键性问题。”河西区委书记李学义说,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面积将超过2万平方米,形成半径700米的“15分钟服务圈”。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