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两会期间,正在审议的2021预算报告就明确要节用为民,政府坚持过紧日子,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梳理预算报告里的民生投入,来看一看新发展格局之下,民生领域将有哪些好消息?
加大支持力度保就业 保民生 保市场主体
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25万亿元,民生等相关支出占大头。其中,教育支出最多,占到1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13.8%;卫生健康支出占7.5%。
教育占比仍居第一 从14.8%提升到15.3%
教育支出依旧排在民生投入首位,在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中的占比从去年的14.8%提升到15.3%。学生资助补助经费安排增长幅度最大,为16.3%。
提高社保水平 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
社保支出方面,2021年各级财政将进一步提高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规模。基金中央调剂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此外,2021年还将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支持地方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
就业:资金补助和税收优惠机制相结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按照预算报告,2021年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559亿元,增加20亿元,支持地方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进一步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持续增加
公共卫生投入也将强化。预算报告指出,2021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580元。对医保基金负担的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给予补助,支持实施居民免费接种政策。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