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陈菲、刘硕)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全国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案件以年均10%的速度持续增长15年后首次下降。
这一变化背后,是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促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的显著成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商事纠纷日益增多。然而,法院案多人少,百姓打官司不方便,矛盾解决也不顺畅。为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起全国法院开始力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让当事人到一个场所、在一个平台就能一站式办理全部诉讼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钱晓晨介绍,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其核心就是让大量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审理在前端。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律师协会会长才华认为,在诉前通过调解、和解方式解决大量纠纷,避免案件全部“对簿公堂”,能够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及时定分止争,充分缓和了社会矛盾冲突,有力促进社会和谐,既实现正义,又解开当事人“心结”。
据了解,目前全国98%的法院已初步建成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诉讼服务中心。3331个法院使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3.3万个调解组织、11.9万名调解员入驻参与调解,累计汇聚调解案件743万件。
报告显示,2020年诉前成功调解424万件民商事纠纷,同比增加191%。
钱晓晨指出,诉前成功调解案件越来越多,且调解成功后出具司法确认和调解书的仅占14.9%,大量诉前调解成功案件自动履行,让本应当以超过10%速度持续增长的民事案件出现下降。
“矛盾纠纷可能并没有减少,但案件数量下降了,说明多元解纷真正发挥了效果,机制创新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才华认为,引入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解决,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他还建议,机制创新的同时还要从长远着眼,发挥法律的预防性功能,从根本上减少矛盾,让诉讼资源合理分配,助推法治中国建设。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