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经济三季报。据核算,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为870269亿元,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经济运行持续恢复。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有哪些亮点?未来走势如何?
GDP:前三季度同比增长
前三季度,我国GDP为870269亿元,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经济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三季度我国经济整体延续恢复态势,我国GDP为307627亿元,同比增长3.9%,比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42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21553亿元,同比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160432亿元,同比增长3.2%。从环比看,经调整季节因素后,三季度GDP环比增长3.9%。
从生产角度出发,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工业建筑业生产持续恢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5%和8.8%,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从支出角度来看,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1.3%,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6.7%,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0%,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相比二季度,三季度经济保持稳步复苏态势,这是在夏季高温干旱和疫情多发的背景下实现的,实属不易,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投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效能不断释放,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有效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恢复的关键作用增强。
从细分领域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6%,制造业投资增长10.1%。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增速比二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9月份环比增长0.53%。其中,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9月分别增长10.5%和10.7%,前者已连续保持3个月的单月两位数增长,后者单月增速为半年以来新高;两者三季度平均增速分别为11.3%和9.6%,比二季度加快5.2和1.8个百分点。
随着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高技术行业增势良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仍然保持20.2%的较高增速。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3.4%和13.4%,继续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在6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后,两个月内,通过国家开发银行成立的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的农发基础设施基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投放3000亿元。
9月以来,随着新增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5000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加速落地,或对增强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强韧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东方金诚研报,一段时期以来,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着力缓解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政策面对制造业投资的支持力度较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近两年多来持续高增。另外,疫情期间海外对“中国制造”需求较强,也对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制造业投资起到了推动作用。
消费:总体延续恢复态势
在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支持下,消费需求总体延续恢复态势,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巩固。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05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比1—8月加快0.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三季度增长3.5%,二季度下降4.6%,一季度增长3.3%,三季度较二季度恢复明显。
疫情反复对线下接触型消费带来较大影响。从时间线来看,年初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4月份降至低点,6月份后恢复增长。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增速比8月份回落2.9个百分点。
具体细分,9月餐饮收入下降1.7%,大幅低于8月的增长8.4%;家具类消费降幅由-8.1%收窄至-7.3%,建材类降幅由-9.1%收窄至-8.1%,但家电类消费由3.4%降至-6.1%。9月汽车消费同比增长14.2%,较上月的15.9%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从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来看,9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回升0.2个百分点至5.5%,未能延续连续4个月下降态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居民消费能力。三季度央行调查问卷显示,选择“更多储蓄”的储户比例为58.1%,较上季度减少了0.2个百分点,处于历史次高水平。选择“更多消费”的储户比例为22.8%,较上季度下降1.0个百分点,“更多储蓄”与“更多消费”之间的差值则扩大至35.3个百分点,继续刷新历史新高,居民消费意愿仍需巩固。
展望:四季度经济将持续向好
通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明显好于二季度,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展望四季度,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全球经济放缓将会抑制经济动能,但稳经济政策作用继续发挥,四季度的经济增速会较三季度有所好转,预计同比增长4.0%左右,全年增长3.5%左右。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经济保持韧性的三大动能为基建、制造业投资和出口,波动主要源于疫情和房地产。
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0%,低于1—8月的-7.4%,为2020年2月以来的最低累计增速。
虽然9月开发投资同比为-12.1%,略好于上月的-13.8%,降幅有所收窄,但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当前房地产行业仍处于筑底阶段,尚未出现趋势性回升势头。需重点关注在房地产政策调整下楼市能否在年底前后实现趋势性回暖,以及外需走弱可能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
“地产低迷或仍是四季度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来源。下一步以引导房贷利率下行为核心,房地产调控政策还有放松空间。我们判断,若政策调整到位,预计楼市趋势性回暖迹象最早可能在年底前后出现。2023年年中前后,房地产投资有望恢复同比正增长。”王青在撰文中表示。
数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明显好于二季度,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声音: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赵同录介绍,今年前三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3%、40.2%和53.5%。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王彤旭)
关键词: 三季度我国经济整体延续恢复态势 经济数据有哪些亮点未来走势如何 稳经济政策作用继续发挥 四季度的经济增速会较三季度有所好转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取得显著成效
- 增速较前8个月略降 我国进出口仍有信心克服国外市场压力安全承受能力不会脱离
- 相关案件纠纷类型越来越多样 最高法再次点题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
- 30多项改革复制推广到全国 中关村科技创新的活力进一步被释放
- 企业在变局中开新局 中国奏响了一曲昂扬的双循环“进行曲”
- 东航新增国际航班数翻倍 国际航线业务也呈现出“回暖”的趋势
- 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 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
- 竞争力和普惠性明显提升 前三季度六大行人民币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 划好“责任田”制定安全生产“责权清单”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切不可麻痹大意
- 连续五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仓储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向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