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擦边行为是指在直播短视频等平台上靠衣着暴露、行为挑逗吸引眼球的低俗行为。主播们采用这些擦边行为吸引流量,从而获得商业利益。此类行为不仅违背公序良俗,还涉嫌低俗营销。
的确,现在一些主播在“带货”的同时,骚首弄姿,为的是吸引买主。其中,许多涉事未深的青少年深受其害,家长怨声载道。“擦边主播”不仅是女主播的专利,也有些男主播来“擦边了”,近期一些男主播、男博主也加入了擦边的行列,将擦边作为吸引流量的“密码”。此举被网友称为“换汤不换药,还是擦边那一套”。主播的擦边行为有诱导、教唆青少年之嫌,危害极大。对于这些为了流量和打赏的“出镜”之举,必须要重拳出击,开展专项整治。特别是让青少年远离“擦边主播”是学校、家庭及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俗话说:“卖什么吆喝什么”,直播“带货”,就要老老实实地带货,卖该卖的东西,为什么还用擦边行为来营销呢?一切违背公序良俗的营销都是极不道德的,往往并不能卖出货,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祸”,因为低俗带货既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会损害用户信任,最终会折损主播卖货的经济收益。如果遭到网友举报被封号,那就真的是自找的“祸”。
短视频平台绝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用户在社交平台上活动,既应遵循社交平台的自治规则,更应当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主播在直播间“带色”,相关法律法规就要威慑,2022年6月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规定,网络主播在提供网络表演及视听节目服务过程中不得出现下列行为:包括服饰妆容、语言行为、直播 间布景等展现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的内容;法律法规禁止的以及其他对网络表演、网络视听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擦边行为”乱象泛滥多年,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为什么此类违规直播屡打不尽呢?因为擦边营销存在着市场需求,“擦边球直播”一般都容易吸引眼球,有的流量就等于有了利润,所以就见利忘义,什么公序良俗,统统抛到了脑后。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除了违规视频下架外,不仅违规主播、内容创作者本人要受到相关惩处,所在平台也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从而让平台主播不敢、不想、不能有违规违法行为,也让平台对主播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切肤之痛,在源头上切断不良行为的产生,规范主播的擦边行为刻不容缓。
稿源:荆楚网
作者:樊耀文
责编:廖逢倩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