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邹景根、徐光意)近日,郧西县五龙河景区人潮涌动,1400余名来自武汉、西安等地的游客陆续抵达景区,伴着春日畅游五龙河,这是该景区今年迎来的首批千人旅游团。
“连日来,景区日均游客接待量达1500余人,创三年以来同期新高。”郧西县五龙河景区副总经理秦岭介绍说,很多游客来之前都做了攻略,对郧西县的很多休闲康养景点都了如指掌。
“到五龙河看山水、沐清风,在神雾岭走茶山、品春茶,然后再去‘天空之城’创意民宿住上一晚,感受一下躺在床上与闪烁天际的星星对话……这简直是神仙般的生活!”从西安到郧西旅游的游客张先生,对休闲康养旅游体验赞不绝口。
自十堰市文旅春季推介活动在武汉举办以来,郧西县已累计接待武汉、西安、襄阳、南阳等地游客4500余人次,郧西县五龙河、龙潭河等13家A级景区游客接待量大幅增长。“今年以来,全县森林康养旅游接待人数达80.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3亿元,文旅市场‘春暖花开’。”郧西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姚超说道。
除了外地旅客不断增多,本地市民出行的意愿也不断增强,乡村游、周边游备受青睐。
连日来,郧西县观音镇刘家湾村七夕湾游人如织,大批市民趁着春和景明,携老扶幼前来踏青赏景,草坪上花色各异的帐篷、沙滩上奔跑嬉闹的孩子、秋千上听着音乐的游客……处处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找一方安静天地,喝喝茶,听听音乐,放松一下心情,感觉很惬意。”阳光和煦,炉上茶壶冒出袅袅烟雾,四周摆放着书本和小零食……七夕湾景区“秋夕山庄”的精品民宿里,盛开的桃花随风飘落,十堰市民李女士和家人在极具民俗风情的小院里看书品茶,伴着春天里的花香,暖意由心而生。
“节假日期间,人流量大,餐饮住宿得提前预订。”七夕湾景区负责人钟坤森表示,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加,像“秋夕山庄”这样的民宿、店铺,生意渐渐好了起来。“马头山羊、板桥豆干、神仙叶凉粉等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特产品,以及喜鹊茶杯、书灯、折扇等以七夕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销售十分火爆。”
作为国家AAAA天河景区的“景中村”,刘家湾村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先后建成彭家院、庹家院、博爱广场、荷塘月色等乡村游景点,盘活群众闲置农房打造特色民宿,激发乡村旅游活力。“全村年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2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刘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杨飞介绍,随着乡村游的兴起,以农文旅为主体的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22年,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
近年来,郧西县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先后建成五龙河、龙潭河、“天河水乡·七夕画廊”等A级景区13家,持续打响“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两大文化旅游品牌,该县先后获得“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全国十佳乡村旅游目的地”“湖北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殊荣。此外,该县还把67个示范村当成景点建设,与全县A级景区相互辉映,打造融入功能配套、景观协调、文化传承的乡村农旅观光带。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