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武汉市汉阳区璟悦城小区“爱回收·爱分类”智能回收机前,几位拎着塑料瓶、纸板箱、废旧书报的居民正在排队投放。
“小区才引进来的回收机,特地过来试试。”小区居民龚先生说。只见龚先生打开微信,扫描机器屏幕上的二维码,仓门自动打开。把纸箱投递进去,机器立马称出重量,上面显示“本次投递3.7公斤 可得金额3.7元”,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
“爱回收·爱分类”武汉地区负责人姜潘成介绍,3月以来,公司在武汉已投放了24台智能回收机。回收机可以微信扫码,也可以输入手机号,方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24小时均可投放。
(资料图片)
“之前垃圾桶旁、楼道上会有好多纸箱、包装袋,今年这种现象差不多减少了80%,都不用拿拖车来运了。”汉阳区龙阳1号小区物业人员说,小区去年底引入了智能回收机,居民使用非常积极,小区环境好了不少。
如果居民误投了干湿垃圾怎么办?姜潘成介绍,为了规范居民投递行为,机器内外都有高清摄像头,对投递行为和物品进行拍照和录像,并对照片进行AI分析。如果发现违规投递,客服会对该用户进行提醒引导。
居民投递的可回收物去哪了?
据了解,回收机被投递满后,后台系统会收到满仓信息,并根据实时运营状态和车辆定位、交通状况等信息,派单给合适的清运员,并为清运员自动规划好快捷的清运线路。在中转运输阶段,所有回收物包裹均有唯一识别码,实现全链条数字化,支持来源追溯。在末端环节,可回收物会被按照不同品类,被精分成80个类⽬进⾏处置。之后进入相应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经过再生处理“变废为宝”,加工成雨伞、T恤、手提袋等物品。
今年2月,位于武汉蔡甸区的爱分类(武汉)分拣中心正式投入适用,每日最大处理能力达180吨。“通过把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里分离出来,可以实现1/3以上的垃圾减量,让再生资源物尽其用,减少碳排放量。”姜潘成说。
《2023年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提出,到2023年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为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截至3月15日,武汉市累计引进“爱分类·爱回收”智能回收机超100台,覆盖人数3万余人,日均投放可回收物达15吨,从源头实现生活垃圾减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洁 通讯员哈昊天)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