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
通讯员 李锋 谢子恒
(相关资料图)
在湖北襄阳宜城市孔湾镇刘湾村一处鹅场,鹅叫声此起彼伏。在优美的环境里,大白鹅十分放松,或低头觅食,或悠闲踱步。鹅场主人王冬东笑吟吟地从鹅群中走出来:“我们周边水资源丰富、草长得也好,鹅子吃了长膘,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生态养鹅唱响致富“向天歌”(图片由李方方提供)
王冬东是一位“80后”, 由于父母身体残疾,原本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如今,他靠着勤劳的双手,奋斗出了自己的幸福小康生活。
走进王冬东的养鹅场,看到一群三花鹅正在水中嬉戏,随着王冬东的一声召唤,鹅群迅速上岸觅食。据介绍,他养殖的三花鹅属于肉用型鹅种,养鹅投资小,利润高,三个月就可以出栏。看到马上就能出栏的1500只鹅,他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目前这批鹅是去年12月23日买回来的,到现在70多天了,成活率还是比较高。”王冬东说:“现在的行情还不错,这些鹅一只能卖100多元钱,大概能产生两三万元的经济效益。”
在外打工10多年的王冬东,2020年返回家乡和堂哥一起发展三花鹅养殖。前期买鹅苗、买饲料、租场地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然而就在王冬东以为可以凭借养殖三花鹅改变自己生活窘境的时候,老天爷却和他开了个玩笑。
鹅正在水中嬉戏(图片由张尚东提供 )
“去年的一天,白天还是晴空万里,晚上却突然狂风大作,把我们150多平方米的养鹅棚给刮塌了,当天晚上损失了2000多只鹅,就感觉心里特别难受,但是再难也要扛过去。”
经过这次大风袭击鹅棚事件后,王冬东并没有气馁,他在鹅棚里面搭了一个简易的床铺,继续精心照料剩下的1000多只鹅苗。
为了能提高养殖技术,王冬东潜下心来上网学习养鹅技术和实操视频,对照自己的现状一步步改进,慢慢的技术日渐成熟起来。
经过两年的不断摸索,王冬东已经成了村里的养鹅能手,今年可以养殖四批三花鹅,全年纯收入将超过10万元。
王冬东表示,今后,他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带领村民一起发展特色养殖,共同走上致富路。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