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4时36分,惊蛰
春雷动,惊蛰起。地底越冬的蛰虫被春雷唤醒,“惊而出走”,故名“惊蛰”。这时天气转暖,数九寒天将尽。惊蛰日是“九九”第三天,再过六天出九,冬天下架了。
(资料图片)
惊蛰过后桃花初绽,紧接着棠梨开花,蔷薇吐蕊。万物生长,满城飞花,正是出游赏花的好时节。
最近几个周末天气晴好,武汉等湖北多地开启“春游季”,出门看花的游人络绎不绝。
惊蛰到,梨儿俏
春雷一响,春耕也开始了。旧时农家惊蛰一定要吃梨,取其谐音“离”,寓意自家作物与害虫分离,盼一个五谷丰登。
吃梨的另一层寓意,是与疾病分离。这个时节乍暖还寒,气候多变,容易口干舌燥,脆甜多汁的梨正好清火润肺。
中医认为梨属惊性,春寒尚未褪尽,吃梨宜搭配平性偏温的银耳。源自老北京的传统甜羹小吊梨汤,主料就用的雪梨、银耳,加冰糖、枸杞、乌梅,小火慢炖而成。
吃蛋,也是惊蛰食俗之一
传说惊蛰雷鸣震醒群兽下山,其中白虎最凶猛。人们在惊蛰这天投喂以鸭蛋,白虎吃了便不伤人。后来到了惊蛰家家都吃蛋祈平安,鸭蛋难求,遂代以鸡蛋。
“惊蛰过,百虫苏”,一些地方到了惊蛰要吃“炒虫子”。不过此“虫”非田间害虫,而是用盐水泡过的黄豆。豆子下锅爆炒,发出噼啪噼啪声,就像虫子受煎熬在蹦跳,炒熟放凉了吃,又脆又香,可解馋亦可下酒。
在天津一带,这一天要吃驴打滚,寓意“害虫死,人翻身”。驴打滚以黄豆面卷红豆沙,外面再裹一层豆粉,豆香馅甜,入口绵软,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节气小知识
记者:周晓燕 编辑:熊谦 设计:王昌羿
出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