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湖北当阳“中国好人”陈廷海风雨践诺17年偿还近百万元村民菜籽款的故事被各大媒体关注,十里八村群众纷纷转发点赞,助他登上宜昌本地热搜,这位“信义老农”生动阐释了信义在乡村的影响力。
走进乡村,泥土气息拂面,犬吠鸟鸣交织,叔子婶子在田间地头拉家常,“大妈情报局”一起畅聊村头村尾新鲜事。在乡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标签:或诚实靠谱,或勤劳踏实......人们都愿意与讲诚信的人打交道。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于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对于一切行为的规定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也就是说,在乡村的熟人社会里面,信任的建立并不是基于契约,而是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人品认知,是通过事情建立的信用关系,东家有事西家帮,互借互换、互通有无、互相扶助,而信任就是他们彼此之间的无形契约。因此在乡土社会,一个人没有信用是寸步难行的。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13日发布,明确提到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建设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离不开“关键少数”,干部是村级发展的“领头雁”,日常与群众打交道,承诺群众的就一定要做到,切忌“空头支票”,更不要“吹牛画饼”,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心里也是明亮的,谁能带领大家实干致富过上好日子,老百姓就会积极响应,跟着谁一起干。基层治理的核心在“治”更在“理”,这个“理”就是理念,就是理解,更是理想。广大干部以诚信为线,凝聚起强大的合力,那么乡村振兴必然指日可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征信覆盖面持续扩大,农村信用评级体系日益健全,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有效解决,广大农户信贷可得性显著增强。随着社会的进步,乡村振兴的深度推进,信用在农村不仅是通行证,更是“聚宝盆”。尤其是对于广大“新农人”而言,扎根乡村发展农业,就需要融资,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更需要融资。国家为了鼓励乡村信用建设,在不少地方,农户依靠自身良好的信用条件即可获取信贷资金支持,极大降低了农户获取贷款的准入门槛,提高了农户对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加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全面升级。在一些地区,农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自主发起信息录入和更新,并与其他相关数据端口进行信息校验,农村信用信息采录一体化、信用信息更新自动化逐步推进。信用是无价之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也激发了广大农民朋友创业致富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增加了新动能。
以信立身,以信兴乡,让诚信成为乡村生活的金字招牌,引领乡风文明,让“说到做到”凝聚人人共谋乡村发展、人人参与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让诚信体系建设成为乡村发展有力的制度支撑,让信义融入内心,滋润乡土,引导乡亲们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稿源:荆楚网
作者:贺庆舒(宜昌当阳)
责编:丁玥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