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
【资料图】
通讯员 高岚 陈根利
“我就是公安局的副局长,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只管跟我讲!”56岁的易某本是重庆市一快递公司食堂的炊事员。为骗取钱财,她摇身一变成了另一直辖市的“公安局副局长”。
被骗者则是千里之外的一名网络女主播。去年1月,家住恩施州宣恩县的张女士在直播间内透露,其丈夫正在戒毒所内强制戒毒。观看直播的易某遂心生歹念,先后伙同他人,以“捞人”为由骗取雷女士13万余元。
犯罪嫌疑人易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今年1月,迟迟等不到结果的张女士选择了报警。截至2月16日,经当地公安机关紧锣密鼓侦查抓捕,三名犯罪嫌疑人已先后到案。
凭空冒出个“副局长”
张女士以直播带货为生。她为吸引流量,常在直播间讲述丈夫因吸毒关入戒毒所的情况。
“我们能不能说自己是大领导,能捞人,找她骗点钱花?”2022年1月,易某无意间刷到了张女士的直播间,她将此事告知了两名合租室友雷某、刘某,三人一拍即合。
随后,易某主动添加张女士为好友,称自己是某直辖市公安局副局长,很同情雷女士的遭遇,他有办法将雷女士丈夫“捞”出来。
此后,易某以疏通关系为由,先后多次向张女士索要“关系费”,雷女士“有呼必应”,先后转账6万多元。
骗子亮出“国际”证件
同伙雷某想起,自己有一朋友陈某,曾在恩施州当“干部”,现已退休。随后她联系上陈某,尝试将雷女士的丈夫真的“捞”出来,以骗取更多钱财。
陈某得知情况后,谎称自己正是恩施州公安局退休干部,可以帮忙,不过需要钱财打点。此后,陈某不断向易某等人索要“打点费用”,间接骗取张女士5万余元。谁料,陈某不过是一无业游民。
2022年2月17日,易某等三人从重庆驱车到恩施市,联系陈某、雷女士见面,进一步讨论“捞人”事宜。
犯罪嫌疑人所持有的证件
在酒店里,张女士看见易某等人穿着深蓝色制服,还配备了对讲机。易某拿出自己的假证件,证件单位为“国际应急中心”,职务为“重庆总队执行总队长”。易某告诉张女士,自己目前在此单位挂职。
“看他们穿着打扮,我以为找到了真关系,交到了真朋友!”张女士不仅承担了几人的出行费用,还赠送了易某等人两万三千元的烟酒。
2022年3月12日,易某又以钱不够为由,联系张女士索要5000元“关系费”,她毫不犹豫地转了过去。
被骗一年梦方醒
“这么久过去了,这事到底怎么样了,你一直都在拖延时间!”此后近一年时间,张女士多次催促易某,“捞人”一事却毫无进展。今年1月,她终于起了疑心,要求易某等人归还钱财。易某见事情败露,直接将张女士拉黑。
1月底,张女士到恩施州宣恩县公安局珠山派出所报案。2月1日,在重庆市公安局火车北站派出所的大力协助下,宣恩县公安局组织精干警力到重庆市将主犯易某抓获归案。
犯罪嫌疑人雷某、刘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2月14日,在重庆市公安局梁平区分局的大力协助下,宣恩警方又将同伙雷某、刘某等人抓获归案。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民警告知张女士,强制戒毒属行政强制措施,戒毒人员需待强制戒毒期满,经检验已生理脱毒,由戒毒所批准后,方能办理出所手续。
“我们还是不懂法,一心就想着他能早点出来,没想到落入了这么大一个陷阱!”张女士懊悔不已。
警方提示:假借“捞人”的行骗案件犯罪手段都是大同小异,骗子抓住当事者家人“拿钱消灾”的心理,把自己装扮成“手眼通天”之人,大肆行骗。犯下错误要及时改过自新,有合理合法诉求应当通过法定程序向司法机关反映,切不可相信能够通过“花钱找人”而逃避惩罚,法律的底线坚决不容挑战。
(通讯员供图)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