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打个瘦脸针居然会烂脸?”“割的双眼皮左右不对称!”“花高价做的鼻子,居然做歪了!”......近年来,“黑医美”频登热搜榜。由于医疗美容行业的野蛮生长,医疗美容市场成为违法犯罪的重灾区,存在许多不规范甚至非法行医现象:什么证件都没有就敢开店、随便请个下岗的医生就敢动刀、短短几天的速成培训就敢号称“整形专家”、使用虚假整形案例、夸大宣传效果、过分包装医生和医美项目、操作不规范、“假货”和“水货”大行其道、山寨设备鱼龙混杂、“白菜价”陷阱请君入瓮只为推广高利”美丽”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医疗美容需求高涨,医疗美容行业在近几年发展迅猛。据媒体估计,当前中国有近2000万的医美消费群体,市场规模已超2200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人群,自然成了少数不法商家眼中的“香饽饽”。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不少整形机构无所不用其极,掏空心思忽悠广大爱美人士甚至是未成年人走进这些医美机构。消费者付出了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高昂价格,却承受着假冒伪劣医美产品、非法行医、医美效果不尽人意等各种风险隐患。整治医疗美容行业乱象,净化医疗美容行业市场,已经刻不容缓。
绘图:张成(宜昌远安)
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让爱美人士得到更安全、更放心的医美服务,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医美领域的监管力度,大力整治医疗美容行业乱象。自2022年9月起,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1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行动聚焦医疗美容行业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性大的虚假宣传、非法行医、假货频现、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医疗美容机构和医务人员违规从事医美服务等行为,查办了一批重大违法案件,侦破了一批刑事案件。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力度空前,必将对医美行业不法商家造成强有力的震慑,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整个医美行业,撑起广大医美消费者一片“保护伞”。
新闻媒体和大众传媒应加大对行业乱象的曝光力度,让医美行业时刻活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不敢违法经营,不能违法经营,不愿违法经营。在公开曝光的违法违规案件中,有不少案件都是让人胆战心惊、触目惊心的重大违法犯罪行为,金额之大,行为之恶,都让整个医美行业蒙羞,更让广大医美消费者望而生畏。公开曝光,就是要让这些医美行业的“害群之马”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整个行业再无生存空间,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循环。新闻媒体要持续跟进、久久为功,才能让这些不法商家无处遁形,彻底掐断这些不法商家的利益链条。
广大爱美人士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缓解容貌焦虑,理性消费医美产品,慎重选择合法的医美诊疗机构,遇到非法医美机构及时向相关政府部门投诉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医美行业乱象的良好局面。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成(宜昌远安)
责编:郭蕾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中国救援队持续在土耳其展开救援行动
- 外交部发言人:美国应停止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_实时焦点
- 【国际漫评】老戏码 没眼看
- 美国制裁,中国救援,叙利亚感叹危难时刻见人心! 观焦点
- 政治争端阻碍土叙震灾救援,叙总统发文怒斥西方仍拒绝提供援助 全球百事通
-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河南筹措65亿元确保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 【当前热闻】救援队影像日志·2月9日 | 中国多支救援队奔赴灾区
- 刚强@大国外交最前线丨从昨天、今天、明天跟您聊聊春节后首位访华的“铁杆”朋友
- 焦点滚动:春来市暖花先知——从“亚洲花都”交易大数据看消费加速回暖
- 今日热搜:2月份以来,全国日均业务量超3.3亿件快递见证消费信心加速恢复(经济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