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通讯员 蒋朝常 侯国涛
“启新程、贺新禧,展鲲鹏远志、成圆满鸿绩”,2月5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华中农业大学3000多名师生齐聚狮子山广场欢欢喜喜闹元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红灯笼高高挂
灯笼是当晚的“主角”。红绳上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寓意团团圆圆、喜气洋洋与红红火火,气氛热烈而隆重。
见证跨年狂欢、又历新年瑞雪,160盏大花灯把广场点缀成一条“花灯街”。始于腊八止于立春,历经风雪考验,他们依然火红一片。
猜灯谜
“以前就认识,猜一农业名词”“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是喜风,一边是喜雨,打一字”,在花灯下,师生驻足思考一个个字谜,每当揭晓谜底,他们飞奔去兑换奖品……
元夜琴鼓奏,花街灯如昼。180盏彩绸灯笼色彩斑斓、造型独特,古风与传统,在夜色背景和灯光照射下显得璀璨夺目。风景园林2021级研究生周俣轩认为,这是一场“古典梦幻花灯秀”,徜徉其中,能感受传统美学和现代气息的珠联璧合!
“柿柿”顺心、万“柿”如意、心想“柿”成……看似“谐音”,却载满了师生对未来的美好祝福。500余枚柿子灯笼高挂枝头,在射灯照耀下寂静而空灵。
喷泉水池旁,10串灯柱倒映在水池中,“江花点点红胜火”景象尽收眼底。有趣的是,灯笼上写满了“福”字,倒映在水中恰似“福到(倒)了”。
狮山校园流光溢彩
草木丛中、藤蔓枝上铺满了各种小灯串,闪烁其中、流光溢彩,宛若点点繁星洒落在人间。
师生伴随悠扬的古筝、轻快的乐曲,或亲身体验,或打卡纪念或驻足观看,他们笑容满面、轻松自在。
鼓声响彻狮山
“闹”元宵要从鼓阵说起。水池旁边,同学们齐刷刷敲响20余面大鼓,声音响彻狮山。自由体验时间,师生跃跃欲试,纷纷敲响大鼓,不一定和声悦耳,却也有一番趣味。
夜晚游园,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最抚师生心。“谢谢!节日快乐!”“能否再来一碗?”校庆LOGO旁热气蒸腾,师生排起长队津津有味地品尝元宵。
舞狮
“奇怪!为何只见龙头龙尾不见龙身?”“花街”中间,一条“巨龙”跟着绣球做着各种动作,50余名同学手持灯笼,化为“龙身”,不断穿行在人海之中 ……
几乎同时,6只狮子在池畔不断展现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时而威严、时而憨态可掬,在场师生不时加入到舞狮队伍中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诗朗诵平台人气不减。自主前来朗诵的人有活力四射的大学生,也有稚气未脱的孩童,还有严煤老师等退休老同志,在他们朗诵中能听出文以载道、歌以咏志。
“炫!这盏灯带回寝室啦!”“好玩!感觉这是微缩版‘欢乐节’呀!”“祝福家人和自己,天涯共此时!”随机采访中,同学们抑制不住欢乐的心情……
“倍感温暖!”周俣轩说,能在正月十五和老师们、同学们共度佳节,切身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和传统佳节的生命力。
“华农每逢佳节氛围拉满!”朋友圈里,在鄢文豪教授分享了游园体会,他特别中意那几株挂满柿子灯笼的树,“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祝愿师长亲朋顺意安康!”
吃汤圆
元宵,不单单是“闹”,更是辞旧迎新、期盼未来。
(学校供图)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