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阮琼 摄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李玉)因钢而立,因钢而兴。12月30日,黄石市召开西塞山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西塞山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特钢之城建设情况。
(资料图)
西塞山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特钢生产基地之一
“自近代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大冶新厂在这里诞生以来,特钢之魂已深深浸入我们的血脉。”发布会上,西塞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毕中说。近年来,西塞山区紧扣现代化特钢之城建设目标,持续推进全链条项目攻坚行动,坚持不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西塞山区依托江、立足钢、对接港,着力构建以特钢为龙头,电子信息、医药化工、临港总部为重点,总部经济、块状经济等产业为支撑的“1+3+N”特色产业体系。建成了特钢交易、培训、物流等五大中心,成功承办中国特钢产业发展大会,获批“国家火炬特钢特色产业基地”,与华科大合作成立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
截至目前,全区集聚以大冶特钢为龙头的特钢生产和加工企业1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38家,实现年产值380亿元,年营业收入580亿元。围绕特钢建立产业生态,特钢研发、生产、销售体系日趋完善,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特钢生产基地之一。
29平方公里西塞工业园承载区域发展
黄毕中指出,园区经济是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29平方公里的西塞工业园是西塞山区发展的重要载体。
西塞山区发挥滨江临港以及医药化工产业优势,合理规划临港产业新区,推进化工园扩园。工程化、项目化推进工业园区水电气路网等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工业园区实现了高压输电线路、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网、雨水收集管网等配套设施全覆盖。省道S315等6条骨干道路建成通车,工业园区“三纵五横”核心路网初步建成。
近年来,西塞山区不断强化工业园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破解园区企业发展难题。风电产业园建成厂房主体6.7万方,电子信息产业园、天新特钢产业园建成标准化厂房11.9万方,实现了利用土地集约化。黄石二中滨江校区顺利启用,西塞五期、河口二期、河口三期还建楼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为园区发展聚集了人气。
为保障项目建设,该区全员发力招商引资。通过赴外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今年成功签约投资16亿元的江西红睿马、投资15亿元的风电紧固件、投资10亿元的武汉迪赛项目,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入活力。目前,全区122个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117个。该区成立了项目服务办,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
加快建成繁荣宜居和谐的现代化特钢之城
黄毕中说,2023年,西塞山区将不断完善“1+3+N”特色产业体系,加快建成繁荣宜居和谐的现代化特钢之城。
围绕“1+3+N”产业布局,该区坚持优化延伸特钢产业链不动摇,大力引进风电、无缝钢管、轴承等特钢下游产业,打造在全国影响力的特钢产业集群。
在平台建设方面,该区全面完成园区控规修编及规划环评,完成工业集中区、风电产业园等标准化厂房建设,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和化工园扩园。同时,西塞山区狠抓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技强区战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争创“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该区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建立项目招引到竣工验收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持续掀起项目攻坚新高潮。聚焦特钢企业用工需求,建立企业用工保障机制,确保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