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资料图】
12月13日0时,“通信行程卡”正式下线。与此同时,一项名为“行程卡纪念版”的新型服务在朋友圈流行,号称“3秒生成行程卡纪念版”,用户可通过手动方式选择这两年到过的地区,生成一张类似通信行程卡的3年行程截图,在朋友圈分享。目前,相关小程序已经涉嫌混淆官方服务功能违规,被暂停服务。(据12月19日北青网)
各种生成“纪念版行程卡”的教程一涌而出
“纪念版行程卡”的风行,是利用了人们对记录和怀念的天然嗜好。不同于真正的“行程卡”,“全自动”检测人们14天去过的地方,纪念版“行程卡”更像是一个旅游回忆录,人们可以随意选择地点来生成,发在社交媒体上,一来,可以跟风表达一下对“行程卡下线”的感慨,二来,也多少有些炫耀的成分:看,管得这么严,我还是克服困难去了这么多地方!
所谓的“行程卡纪念版”可以自选地点生成
很多人玩这个,也就是没想太多,凑热闹玩一把“仪式感”。这些年来,因为各种奇奇怪怪的情怀、机缘、痛点、笑点而刷屏的小玩意太多,很多也根本没有逻辑可讲。但“行程卡”是否适合被这样玩,却在网友中引起了争议。
既然说是“纪念版”,显然是含有怀念、留恋的情绪在其中,想要消费公众的情怀。但“行程卡”对于很多人而言,代表的并不是什么美好的记忆,而是时刻担心“变码”,无法自在出行的岁月,太多人因为害怕行程卡带星号,舍弃了不少出行的愿望和计划,这种“非常态”的日子,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不少网友都觉得,“行程卡”下线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离真正的畅行无阻越来越近,没必要怀念艰难的过去,应该积极地拥抱未来!
再说,行程卡本身是一个公共服务类的应用,其产生就是为了“数字战疫”,其正常运作也得益于民众为了公共利益让渡了部分隐私,下线的时候,运营商还表态删除所有数据以保障个人信息安全,这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不应以轻率的态度将其“娱乐化”。
所谓的“纪念版”行程卡,以怀念过往岁月的名义模仿“行程卡”的外观,与官方服务功能发生混淆,会对很多不明状况的人产生误导,以为“行程卡”真有纪念版上线,甚至以为以后还需要继续使用“行程卡”,扰乱网络传播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而且,很多跟风“玩梗”的网页、小程序、APP,都是来抢一波流量,赚一波广告费,并非正规开发,会过度搜集用户隐私信息,用户在朋友圈晒图时,也可能造成不必要个人信息泄露,招来骚扰、盗用、诈骗等麻烦。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我们也越来越相信,自由出行、自在生活的日子,就在不远处,我们也必然需要一个契机,去纪念过去三年的抗疫历程,去过的城市,遇到的人们,发生的故事,所有坚持、坚韧和坚守。但一定会有,比一张技术含量低的“假图”更具价值、更安全、更恰当的纪念方式,让大家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慨!伪装“行程卡”本身就没什么情怀,就不要强行消费了吧!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