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武昌滨江徐家棚临江大道附近的中铁十一局工地上,看似地面一片平静。但越往里走,只见一条100多米长的基坑出现在眼前,一头,挖掘机正在挖泥土,另一头,20多名工人正在绑扎钢筋,像是在坑底铺上一层厚厚的钢筋笼。
“整个基坑平深度均12米,相当于4层楼那么高,绑钢筋就是进行道路底板的施工。”中铁十一局负责武昌滨江核心区地下环路二期EPC二标段建设,该项目总工程师陈科介绍。
武昌滨江核心区地下空间环路工程,投资约45亿元,包括新建一条约3000米的主线,依次沿经二路、武车二路、武车中路、纬二路道路下方布置,局部穿越越江隧道、轨道交通,道路为单向三车道,形成首尾闭合的地下环路,环路还将新建连通和平大道、临江大道、公铁隧道等道路的13个匝道、15个地块出入口、2万多个停车泊位等,被誉为武昌滨江的超级地下工程。
进入基坑内,来自重庆的施工工人李均西、李孟西兄弟俩一人握住钢筋的那头,一人握住这头,将钢筋的一头与拉直的红色尼龙绳对齐。“过来点,两厘米。”李均西喊道,李孟西拿起钢筋往前拽2厘米,两人配合十分默契。“每根都需要与红绳对齐,间隔10厘米,严格确保工程质量。”
“现在相当于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钢筋笼有1.3米厚,33米长,后面要浇灌混凝土。”现场技术员郭伟超介绍,这是主路的第一块底板,别看面积不大,仅用钢筋就多达190吨,需浇筑混凝土700立方米。“因为工程质量要求高,钢筋用量大,底板施工时间比以往类似工程更长。”
而在底板下面及基坑四周,其实还有数米厚的止水幕墙,相当于隔水层。陈科介绍,由于基坑临近长江,存在大量与长江相通的地下水,开挖前,需将四周及底部做一堵厚厚的防水墙,确保后期基坑开挖施工的安全性。
陈科介绍,相比基坑的防水,地下环路还上跨地铁8号线、公铁隧道,下穿武九管廊,需要减少对现有工程的干扰,施工难度更大。“我们已对地铁上方土体加固处理,等现有区间建好后,将与地铁上方区间打通。”陈科指向基坑一头说,道路在地铁上方9.5米处,为保持压力平衡,减少对地铁的扰动,施工采用了MJS(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新工艺,对上方土体加固。同时,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对地铁隧道24小时监测,确保对地铁的零影响。
目前,整个工程已进入主体全面施工阶段,建设工期36个月,预计2023年9月正式通行。通行后,将形成武昌滨江路面和地下畅通的立体交通路网,有机串联起周边大型住宅、地下商业、公共人行步道、停车空间,将解决武昌滨江交通压力大、停车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助力武昌打造世界级滨江核心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林晶 通讯员 肖遥 杨涵)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