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江风习习,主塔高耸矗立。
5月12日深夜,由湖北交投投资建设的世界跨径最大的钢混结合梁斜拉桥——赤壁长江公路大桥启动荷载试验。
桥上灯火通明,斜拉索如竖琴。桥面封闭管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步行2公里,只见技术人员晃动指挥棒,指挥一辆辆重卡货车次第上桥。每辆车装载35吨碎石,在技术人员指挥下,前后间隔40多米,6辆一行整齐停靠指定位置。
夜色深沉,到23时许,54辆重卡陆续驶上1380米桥长、36.5米宽的试验范围。“正在进行静载试验,重卡‘碾压’大桥不同部位,测试大桥应变、挠度,每小时要收集万余个数据。”湖北交投智能检测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沈伟对记者说。
荷载试验,是大桥通车前最后一次“体检”。赤壁长江公路大桥受力结构复杂,需测试参数多,给试验带来难度。
两座主塔之间搭起的帐篷里,是荷载试验“指挥部”,里面有两台大屏幕,数据实时刷新,四五名技术人员紧张工作。这是桥梁荷载试验AI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主要应用于大跨径复杂桥梁荷载试验,属国内首创。
沈伟介绍,此前已在桥面伸缩缝、箱梁下、主塔上安装400多个传感器。重卡在桥上跑,大桥会产生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数据,技术人员收集数据变化后汇总分析。
荷载试验为何选在夜间?湖北交投咸宁项目群总经理倪四清解释,桥梁钢结构对温度“敏感”,白天温差较大,会导致荷载试验的数据不准确,因此荷载试验大多在气温相对稳定的夜间进行。
据悉,目前赤壁长江公路大桥荷载试验数据均在设计范围之内,随后几天里,该桥还将进行动载试验,由重卡以不同时速在桥上匀速行驶,采集跑车、刹车、跳车等数据。
投资32.49亿元的赤壁长江公路大桥,起于洪湖市乌林镇水府村,止于赤壁市赤壁镇普安村,预计今年7月前后建成通车,届时从赤壁过江到洪湖仅需5分钟。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刘浪 周漓)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