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通讯员 周玉琴 肖赟
5月6日,汉阳区建桥街拦江路与阳新路交会处一路段上看到,此前“屡修屡坏”的7个挡车桩终于得以发挥正常功能。
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看到,这7个挡车桩位于一段弧形人行道边,拦江路和阳新路各有一处过街人行斑马线位与该段人行道相通,汉阳区城市管理执法局施工人员正在对人行道破损的路面进行修补。与其他石质挡车桩不同,这7个挡车桩均带有警示功能。
“原来这里的挡车桩屡修屡坏,变成了一个难以治愈的‘恶性肿瘤’。”汉阳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市政设施管理科科长李行德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路段在2018年下半年改造后就装上了石质拦路桩,保护人行道。疫情后,由于旁边一家生鲜超市送货、卸货车辆频繁,加之一些居民抄近道停车,这7根拦路桩破损频繁,几乎每周都要进行抢修。
今年3月,汉阳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就对这里进行了3次大修,每次费用过万,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加上执法人员人手有限,无法固定监管此处,问题一时陷入僵局。
“后来,我们尝试进行四方协调联动,改被动抢修为主动防护。”李行德告诉记者。4月上旬,汉阳区城市管理执法局联合建桥街、负责拦江路和阳新路管理的路长及路口一家酒店进行四方联动治理,专门安装了带警示效果的挡车桩,确保夜晚也能被司机发现,并在酒店门口安装了摄像头,加强人员巡查力度,来保证拦路桩不被损坏。
“采取新的管理模式以后,不仅挡车桩一直完好,道路破损的情况也好多了。”“路长”江涛告诉记者,以前他们经常接到居民投诉,推行“四方联动”后,他们在7:30-22:00的工作巡查中会特别关注这里的拦路桩,40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就会来巡查一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上报。
“四方联动”的管理模式使路段管理更加精细有效,在解决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时间有限等问题的基础上,也大大提高了市政设施的存活率,减少了无谓的损耗。这一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的尝试,试行一个月来,效果明显,既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也维护了道路和路桩完好,方便居民出行。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