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左晨 通讯员 江萌
每逢假期,黄鹤楼就成为武汉最热门的“打卡”地之一。
5月1日上午9点半左右,黄鹤楼公园南门检票口,密密麻麻的游客排队涌入。
“请大家提前出示购票二维码,依次有序排队检票……”检票口,身着白衬衣、扎着丝巾、戴着口罩的张晓雯左手接过游客的手机对准验票机,右手抬起指向入园方向,话语、动作礼貌得体。
一天要站七八个小时
每天,张晓雯和她的小伙伴都要站在这三尺岗亭,刷码检票、查看证件、维持秩序、解答咨询,笑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30岁的张晓雯,是黄鹤楼公园南门验票班的班长。节假日,是最忙碌的时候,他们往往一天要站七八个小时,为了少上厕所,尽量少喝水。
在张晓雯眼中,这份直接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并不像许多人想像的那样简单。
数据显示,黄鹤楼公园今年工作日游客量近一万,双休日达到两万,这意味着张晓雯和伙伴们每人每天要亲手接待870多名游客。“景区现在80%是电子票,检票口平均2秒钟过一个人。偶尔有游客的票遇到问题,处理起来最长要花10多分钟。”张晓雯说,一些游客免不了心烦气躁,越是这种情况,就越是需要有耐心。
“把游客当亲人。”张晓雯说,做好服务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耐心、细心。张晓雯说,2019年的一天,一位老人不小心从台阶摔倒,头破血流,她和同事迅速扶起老人,根据日常所学进行消毒包扎。老人子女得知后,专门打电话表示感谢。
服务周到、细致,张晓雯所在的黄鹤楼公园南门验票班组,先后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很累,但很快乐
“很累,但很快乐。”张晓雯说,“人多,是人们是对武汉的信心足,说明武汉旅游业持续向好、重现活力。”
去年4月29日黄鹤楼公园恢复开放,五一当天仅有游客4000多人,而且外地游客非常少。
“那时候我在东门验票,从我手上验票的不足百人,整个景区很冷清。”张晓雯说,去年8月启动“惠游湖北”后,游客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她又像从前那样忙起来了。
“一位80岁的江苏老大爷来黄鹤楼公园游玩,他一见到我们验票员就说,你们真是辛苦了,你们武汉真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张晓雯说,作为武汉人,听到越来越多的游客赞美武汉、赞美自己,内心觉得温暖而感动。
黄鹤楼,武汉亮丽的名片与窗口。在张晓雯看来,作为一线服务人员,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武汉的形象,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仪态,笑脸相迎。
下午5点20分,腰酸腿软的张晓雯准备下班了。她说,相信黄鹤楼公园会越来越火、武汉会越来越好。
统计数据,让张晓雯欣慰。今年1月1日至4月30日,黄鹤楼公园游客量接近80万。而今年“五一”当天,黄鹤楼公园游客量达4.8万人,已经超过2019年的同期水平!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