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为了反诈有多拼?民警与苗语老师配合,创作苗语版“反诈山歌”
2021-05-03 04:30:38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陈俊

通讯员 温锋

恩施宣恩高罗镇中心小学,有湖北唯一的苗语老师和课堂,年近6旬的老师冯大文在此坚守多年传承民族文化和语言。

4月29日开始,冯老师给学生们上课多了一项内容,苗语版反诈山歌。

冯老师上课

原来,当地近期开展全民反诈宣传,派出所所长走访时了解到冯老师有苗语特长,就想着何不利用这种形式开展反诈宣传,富有民族特色,朗朗上口又能增强民族文化传承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说干就干,民警和冯老师配合,改编了苗语版反诈山歌,近期将在课堂和村寨里唱响。

五一假期,记者走进苗语课堂,聆听苗语反诈山歌。当地也希望通过更多形式,让骗子无处遁形让天下无诈。

现场改编20分钟写出苗语山歌

“骗勒喃勒家状银行喃头友,嗡be电话、QQ、微信获蒙破奇。”

抑扬顿挫的声音从冯大文老师的嘴里吐出,乍一听,每一个字听得懂。别急,这可不是外语,而是一段正宗的苗语山歌。

2日上午,恩施州宣恩县高罗镇中心小学的乡村少年宫苗语教室里,冯大文给记者演示了这段苗语版的反诈山歌。一旁,几位高罗派出所的民辅警们也像小学生一样,认真聆听,学习发音技巧。

派出所所长崔垒介绍,最近全县如火如荼开展的全警反诈、全民反诈工作,他在学校走访时,了解到该校开设有湖北省唯一的苗语课堂,就想到邀请冯老师帮忙改编一首苗语反诈歌。听到是为反诈做宣传,冯老师欣然应允。利用日常的反诈宣传用语,结合苗语的文字和发音需求,冯老师趴在桌上就开始了改编。

“苗语只有发音,没有具体文字,现在会说的人越来越少,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用汉字转译的形式进行苗语推广。”冯大文告诉记者,根据反诈宣传语的特点,他一句一句标注。在民警的配合下,20分钟就写出了一首苗语反诈山歌。

虽然一开始很陌生,但民警和学生们都很有热情,跟着冯老师一遍遍练习。崔垒说,同学们在学习苗语的过程中,接受到反电诈知识的宣传,回到家中后可以向家长宣传相关反电诈知识。

“学会了苗语才是真正的苗族人,我要学好了,让更多人了解苗族语言和苗族文化。而且用苗语反电诈也很有意义,我要尽快学会后给说给父母听。”高罗镇中心小学学生洪雅希说。

波浪式反诈倒查主体责任

下一步,冯老师计划把苗语反诈山歌推广到更多校园。

这几天,他还在继续完善反诈宣传的内容和双语标注细节,同时配合民警把更多实用的反诈重点和技巧通入其中。除了苗语反诈,宣恩县公安局还配合相关部门,持续多形式开展反诈骗宣教活动。

4月26日,该县把全民反电诈工作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载体。公安局结合党员下沉社区及支部主题党日,将《反电诈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纳入5月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内容,要求全体党员下沉社区、村组开展反电诈宣传,确保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

此外,警方还将录制反电诈音频,在全县村村响统一播放,组织警车、村委会、尖刀班宣传车集中宣传。同时制作一段15秒左右的反电诈宣传公益广告,协调相关部门在全县有线电视开机动画播出,在电影院映前公益广告时间播出,在人民广场等公共场所大屏幕上集中播出。

该县提出,针对电诈高发的地区,倒查主体责任,对乡镇、村(居)委会及尖刀班实行追责问责。

通过全警、全民、全社会一浪接着一浪的“波浪式”不间断反电诈宣传,有效提高群众的防诈骗能力。4月25日上午,该县高罗镇歌乐城社区65岁的兰某接到高额保险返利的诈骗电话,兰某正准备转账时,联想起平时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反电诈宣传,急忙向社区工作人员咨询后,果断不再理会诈骗分子,守住了自己的“钱袋子”。

关键词: 为了 民警 老师 配合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