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 黄士峰
通讯员 夏作为 邱舒 彭希瑞
黑山羊在远处坡上悠闲吃着青草,肥美的财鱼不时跃出水面,惊得身边的鸭鹅一阵扑腾。走进陈腊平乡恋生态农业基地,咩咩咩、嘎嘎嘎声不绝于耳,好似误入“交响乐”大厅。
这是创业能人陈腊平经过艰辛创业拼搏,用自己勤劳双手弹奏出的动人乐章。他虽右手残疾,但并没有给他的人生带来残缺。陈腊平不仅是当地的种养殖大户,还带着残疾朋友们闯出了一条就业路。9年来,他已为近40名残障人士带来了就业机会。成为了自己心目中那根“照亮残障人士前方道路的蜡烛”。
陈腊平一直相信靠自己双手能够创造幸福的生活,可天有不测风云,16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机器事故导致他右手断腕,虽后来再植,但手已无法如常人般使劲。
可这并没有磨灭他的斗志。1993年,他从工厂辞职,自谋生路。一年后,陈腊平带着新婚妻子在黄陂前川开了家早餐店,为了多赚钱,每天睡觉不足五小时。
辛苦十余年,陈腊平凭借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终事业有成。“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帮助更多残疾乡亲自力更生找到出路。”2013年,他将家里房子卖了100万元,租下本村500余亩闲置田地进行农业产业开发。
“具有基本劳动力的残障人士及家庭成员均可报名。”当时,他在黄陂去罗汉寺街发布招工广告,优先考虑残障群体,数十位残障人士应声而来。
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右手残疾,特别理解残障人士在外打工的不易。”陈腊平说。至今,陈腊平的基地已陆续聘请了近40名残障人士务工,他们收入最高的超过2万。
但陈腊平更想授人以渔,帮助他们创业。“左边这100多亩的鱼塘将规划成集养殖、垂钓为一体的休闲娱乐项目,建成后将交给基地的残疾村民自行打理。”陈腊平计划,将残疾村民按基地内现有项目进行培训,之后交给他们打理。
“他们有了一技之长,也能获得更多收益。”陈腊平说,自己将继续扩大公司规模,走园艺产品集约化生产、畜牧水产规模化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研究开发的路子,然后安排更多的残疾人就业。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