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伟亮)16日,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荆头山管理区稻谷及粮油深加工项目基地,机声隆隆。经过一道道工序,一粒粒晶莹透亮的大米被注入包装袋,抽成真空保存。库房里,堆积成山的精米制品正等候发货,通过物流,这些阳新出产的大米将走上省内外消费者的餐桌。
稻谷及粮油深加工项目基地负责人,湖北楚民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修鹄是一位“80后”,土生土长的阳新人。在这里,他已经投入2700多万元,用于购买设备,建造厂房。如今,这家公司一天就能生产150吨精制大米,一年能加工稻谷4.5万吨。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与阳新县近1000户农户签订了购销协议,订单量达到3万亩水稻。”袁修鹄介绍,水稻收购的保底价是1.36元一斤,实际上,收购价格要高于保底价。以去年为例,因为水稻品相好,收购均价达到1.7元到1.8元一斤。
他梦想着,在阳新地区成长为“订单水稻大王”——为当地水稻种植户提供一条龙式服务:统一供种、统一采购、统一工艺、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分散种植。
2019年,他用“六统一分”的思路,与阳新当地农民签订了1万亩水稻收购订单,1.36元一斤收购,因为稻谷品相不佳,市场行情不好,最后自己以1.2元一斤售卖,净亏150多万元;2020年,他重振旗鼓,一口气签订2万亩,当年扭亏为盈。尝到甜头后,2021年,他签下了3万亩的订单。
农民有钱赚,不用担心市场风险,公司提供农业全程化生产指导回购,用现代农业的思维经营阳新水稻生产,为推动阳新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做贡献。
抱着这个思想,袁修鹄正在积极推动该公司转型,未来发展方向不仅要制作精大米,打响阳新大米的品牌度和知名度,还要开发大米延伸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据悉,袁修鹄所经营的阳新稻谷及粮油深加工项目已经带动了3000余户当地农民参与产业链,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助推阳新县乡村振兴。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