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东湖评论:“小广告”暖心之余还需社会合力破题
2021-03-27 23:47:32 来源:荆楚网

浙江宁波一家生产塑料拖鞋的厂家在鞋子里塞入印有失踪儿童信息的“小广告”,这一公益善举让许多网友为之动容,直呼:“活该赚钱!”一直以来,儿童被拐骗、拐卖、抢夺等失踪案件时有发生,在“宝贝回家网”上,目前仍有超5万个家庭在寻找自己的孩子。儿童失踪已成为“社会之痛”。近年来,借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利用各种媒体、社交网络、手机短信等途径,让失踪儿童的信息迅速被社会大众知晓,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失踪儿童找回的概率。让走失的宝贝早日回家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

令人感动的是,越来越多的爱心商家自觉加入到帮助寻找失踪儿童的队伍中来。在河南省郑州市经营拖鞋生意的蔡磊从2015年年底开始,在其生产的每一双拖鞋上都悬挂印有失踪儿童信息的吊牌,用来扩散这些信息,以期帮助失踪儿童找到家人;2016年,一家青岛矿泉水企业曾推出一款公益矿泉水,他们将失踪儿童的大头照及相关信息印在矿泉水瓶上,期待着有知情者能提供线索;2020年,陕西西安一些超市内推广“寻娃苏打水”,外包装上印着失踪儿童信息,每瓶售价仅1元……平心而论,商家在自家销售的产品中加入失踪儿童信息“小广告”,肯定要增加不少经营成本,但为了给失踪儿童家庭提供一线找回孩子的希望,再多的付出都很有意义。

对于爱心商家的凡人善举,不能止于感动。不少网友表示自己购买过类似的商品,也拍照分享到朋友圈了。通过这样广泛的接力转发,可以将失踪儿童信息传播到更广泛的角落,如果有网友发现有效线索,可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积极协助查找失踪被拐的儿童。家长们可以加强对孩子的防骗教育,结合真实的案例,提高孩子们增强防范意识,学会远离诱惑,远离陌生人。

公安部门要加大打拐力度,通过技术手段破译身体“密码”,帮助被拐儿童找到回家的路,也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失踪被拐儿童的父母和疑似被拐人员,要主动到附近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受免费的DNA信息采集以及相关信息补充完善等工作,并通过互联网发布失踪儿童信息,彻底解决信息不对称状况,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有价值的线索。此外,检察机关也要主动作为,积极破解拐卖儿童安置难题,为被拐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政策保障。譬如,2019年福建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民政厅联合制定了《关于妥善安置打拐解救儿童的意见(试行)》,明确提出要实现多元化安置,不仅要畅通跨地区安置,还要积极推动家庭寄养与收养衔接制度无缝衔接。

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只有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大家都为寻找失踪儿童尽一份微薄之力,才能让更多失踪儿童重新回到父母身边。如果更多公民、更多公益机构、更多企业、更多媒体共同参与到全面查找改革开放以来失踪被拐儿童的行动中,无疑可以汇聚成最广泛的力量,当这种力量无处不在,可大大提升查找的效率和成功率,也可以让解救的每一名被拐儿童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健(江苏扬州)

关键词: 东湖 评论 小广 社会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