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地评线】东湖评论:以考古之“进”夯实文化自信基石
2021-03-25 18:46:22 来源:荆楚网 ​

“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近日,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考古发掘,6座“祭祀坑”、500多件重要文物与世人见面,古蜀文明神秘的一角被掀起,引发全网热议。

作为世界上唯一维系了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华儿女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无数的瑰宝被尘封掩埋。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工作既可拂去文物上的尘土,又可照见历史,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强大支撑。 

考古不是单纯地将珍贵文物发掘和保护,而是跨越时空,研究历史真相的严肃科学。从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发现了180万年前人类活动的遗物,到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出土了距今1万多年可能与人类栽培活动有关的几粒稻粒及具有原始特征的陶器;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了多个随葬带有刻画符号的龟甲,到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洼和兴隆沟遗址出土的玉制玉玦,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给出了“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最真实的答案。考古工作者们风餐露宿、青灯黄卷,要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为考古事业、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创造良好条件。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见证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恢弘历史。文物事业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来”,让文物“开口讲故事”,打造推动本土文化走出去的“金名片”。《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风靡,《典籍里的中国》《唐宫夜宴》“出圈”,借助虚拟现实、直播等现代科技,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打造的文艺节目成为一种时尚。“国潮”当道,“汉服”流行,青年群体用热爱给传统赋予新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优秀的传统文化照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那些尘封于故纸堆的历史,便纷纷成为人们心头的“白月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根植于中华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交相辉映。博物馆的精美藏品、广袤大地上出土的珍贵文物,伟大的考古成就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文化滋养,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基石。感悟于中华文明的古老魅力,建设极具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瑰宝再放光彩。

来源:荆楚网

作者:童蕾(湖北武汉)

关键词: 东湖 评论 考古 夯实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