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2021年3月21日,是第21个世界睡眠日。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27%的人有睡眠问题。而据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顾问陆林院士介绍,中国成年人和学生中,七成都是睡眠不达标人群。(据3月21日《光明日报》)
如果站立于日常,向周围的人询问,“睡不着”的确是个普遍到不值一提的现象,以至于往往根本不被视为一个问题。大部分时候,我们自己睡不着,或是听到别人说睡不着,只会觉得是暂时的、想太多、没大事,直到看到,睡眠障碍已成为全球第二常见的精神障碍,每10人中就有1人符合失眠的正式诊断标准,才惊觉原来自己已经病得不轻,人群已经陷入集体性的睡眠困扰。
宏观的数字总是让人觉得距离遥远,具体到每个人,都有在深夜里醒着的理由。有的人是没办法睡,确实患有睡眠呼吸障碍等病症,睡眠质量太差,开始不在意,最后积疾难返;有的人是没时间睡,孩子的课业负担过重,大人的工作压力太大,生活节奏过快过密,事情无论如何都做不完,即便是躺在床上,也是满脑子杂念,辗转反侧;还有更多人,其实是不想睡。白天忙了一天,工作应酬,家务操劳,只有深夜这么一点时间,最为清净无扰,完全属于自己,正好拿来刷微博、看抖音、追剧,就这么睡了,总觉得有点可惜。而所有没时间和不想,到最后都有可能发展为“没办法”,等到切实影响身体健康,就悔之晚矣。
目前看来,想让每个人都好好睡觉,不是一件靠个人努力就能实现的事。尤其是在没时间睡和不想睡这两件事上,需要创造更为优良的社会环境。中小学生的作业如果不用做得那么晚,家长也不用着急上火地陪到那么晚;少一些996,打工人便不用透支睡眠时间来过度奋斗;减少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将睡前的时间多交给音乐和书本,或许能养成更好的睡眠习惯。而这一切,就需要反复说,踏实地去做,营造出环境,创造成潮流。
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其本来目的就是用来解放生产力,让人活得更轻松、健康,更富有创意,但是如今看来,反而让人更忙碌紧张,有了更大的压力。而这问题显然不出在技术和进步本身,而在于我们自己。人之所以被称为有智慧的高级生物,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具有纠正错误,走向正确的能力。
那么不如从今天开始,将“不睡觉”当做一种病症来直面,不要讳疾忌医,积极地寻求帮助并自我治疗,给睡觉时间划出红线,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是关注国家与社会的未来。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