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记者韩晓玲、通讯员蓝永丽、王海涛)龙凤衣、云肩、衣边花、围腰花、枕头花、被面花、帐檐花……3月20日,《中国传统服饰绣样剪纸收藏展》在中南民族大学光谷美术馆开展,汇集了中国各地数十个民族和地域的不同类型绣样剪纸60余种、300余件。一件件精美的绣样剪纸,吸引众多师生驻足欣赏,并拍照留念。
中国剪纸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绣样又是中国剪纸的一个重要类别,即刺绣底样,亦被称为“雕花”“剪花”及“花样”。人们用刻刀或剪刀在纸上雕剪出花样,然后将纸花样贴于绣料上,用彩线按样施绣。传统剪纸绣样品类繁多,大体可分为头衣绣样、身衣绣样、足衣绣样、佩饰绣样和日用杂项。
此次展品中,既有各类绣样剪纸,也有少量绣品,绝大多数由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何红一收藏。何红一介绍,从1997年在中南民族大学开设剪纸教学以来,她在教学与研究中关注这些剪纸绣样,并为搜集研究而四处奔走,查找史料、寻访民间剪纸高手和老艺人,日积月累,藏量可观。
这些展品中,包括了现代社会早已消逝的服饰及生活用品样式,亦有传统服饰习俗内涵的民俗实物作对照。它们以独特的民俗艺术视角,向观众们讲述着绣样中所蕴含的生活美学与生活智慧。何红一及学生、非遗班学员近年完成的大型剪纸披风等作品,也吸引了不少目光。何红一说:“现代印染工艺和机器刺绣对传统手工刺绣产生巨大冲击,剪纸绣样也逐渐式微。但是,作为中华服饰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作为中国剪纸的一个重要类别,服饰绣样剪纸值得重视。”
此次展览由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主办。该学院院长吴海广介绍,这也是2021年中国传统手工艺美育活动系列之一,后面还将举办何红一个人剪纸展、2021年“最美国潮”创新创业作品展,以及漆艺、皮影和陶艺等具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特色的系列展览。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