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农膜、饮料瓶,可以做成什么?
汉川,中广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经过分拣、加工、再利用,废饮料瓶摇身变成光缆护套的原料。通过变废为宝,目前该公司在光通信护套料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全国第一。
嗅先机变废为宝
带湖北“基因”的光缆铺遍全国
3月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中广核拓普公司高分子改性材料生产车间,黑色颗粒状的聚乙烯护套料正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产出。
“这些就是用饮料瓶、农膜等废弃塑料制成的光缆护套料。”公司董事长陈林介绍,在2008年以前,光缆护套料都是用全新的聚乙烯做的。
国内每年产生废弃塑料约4000万吨,通过再生利用不仅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可缓解资源短缺。2008年,“嗅”到光通信产业爆发性增长的机会,陈林试着将再生料用于生产光缆护套料。
图为:大袋子中装着废塑料颗粒。(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摄)
质量能过关吗?陈林回忆,刚开始将自主研发的再生料护套料推向市场时,材料专家们也有质疑,但经过半年的反复验证,最终认定能完全满足要求。
“最重要的就是再生料的分拣管控。”陈林介绍,不同季节的农膜会用不同的材质,因此回收来的每一种材料,都要进行大量分析实验,分析出材料的“前世今生”,再进行增值利用。
先行一步,该公司因此成为全国最早进入光通信护套料领域的企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光缆里程增长迅猛,到2020年总长度已超过4700万公里,该公司的光通信护套料市场份额占全国13%。其迅猛发展的势头也引起了中广核的注意。2015年5月,中广核高新核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公司于2016年10月以全新面貌回归市场。
借助央企在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2018年,中广核拓普公司在汉川金鼓城建设汉川产业园,规划建设年产能达18万吨的高聚物新材料制造基地。去年7月,年产能12万吨的新生产线正式投产。
图为:公司的聚乙烯护套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摄)
进军医废处理领域
从守护光缆转向守护健康
汉川曾以生产电缆闻名全国,高峰时,马口镇的电缆企业达50多家,一批人靠电缆致富。随着光通信产业壮大,汉川又逐渐形成了与光通信设备、光缆配套的新兴产业集群,中广核拓普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陈林介绍,目前该公司产品主要服务于长飞光纤、烽火科技、富通集团等光缆制造龙头企业,及湖南金杯、华菱、航天电工等国内知名的电线电缆企业,同时为奥美医疗、振德医疗等医疗领域的上市公司提供高熔指聚丙烯改性材料。
尽管在光通信护套料中占据稳定市场,但当前中广核拓普公司仍在大力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投入研发力量引进高端科技人才,为汉川产业园二期进入核药、特种改性材料、合成材料、核电装备材料、线缆高分子材料及海外业务发展积蓄力量。
3月5日,中广核医疗废物辐照应急处理科技示范项目在汉川开工。中广核拓普公司总经理孙军表示,该项目是国内首个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固废示范项目。
项目负责人张振华介绍,与传统的医疗废物处理手段相比,电子束穿透能力强,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可穿透固定颗粒,能在彻底消毒灭菌的同时,去除其中难降解的物质。
“该技术设备占地面积小,工程设计灵活,设备使用寿命长。”张振华表示,此前我国在利用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物方面的技术和设备,都需从国外进口,该项目通过科研攻关实现产业化运营后,技术和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刘宇 通讯员 李书畅 邹丹娜)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