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炳亚组织家庭成员重温“四不”家训。
子女给母亲按摩洗脚。
文炳亚与孙子孙女视频连线。
红网时刻衡阳3月11日讯(通讯员 旷雨澄 黄笑萱 记者 宋美君)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好家风,来自于一个家庭的优良传承。衡山县有这样一个家庭,以严格的“四不”家训代代传承,他们相处和谐、孝老敬亲、恩爱互助,用实际行动传承良好家训,培育优秀家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四不”家训代代传的好家庭。
“新年快乐,牛年大吉。”今年77岁的文炳亚是一名退休干部,趁着节后儿女们团圆之际,文炳亚组织家庭成员们一起重温了“四不”家训。
说起来,这“四不”家训是文老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人生经历总结而来的。文老要求自己的儿女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不贪、不懒、不假、不拖。不贪:即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不懒:即勤劳持家,勤政为民;不假:即实事求是,不做表面文章;不拖:今日事今日毕,绝不拖泥带水。
文老的妻子罗爱莲曾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书育人40年,桃李满天下。在他俩的言传身教下,三个儿女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家风正则党风正。这些年来,儿女们秉承着“四不”家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作为扶贫队长的大女儿文红村,因为在基层扶贫工作出色,被评为全省最美扶贫干部;大儿子文更村在衡山经建投有限公司,工作认真负责,曾多次荣获县里的“三等功”;小儿子文志村在衡山县市场监管局工作,积极为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服务,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女婿和儿媳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儿女们在践行“四不”家训的过程中,给孙辈们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孩子们各自从父辈的言行中认真传承着“四不”家训,茁壮成长。
“曾曾,在北京好不?听到了不?”只要有机会,文老就会通过家中电视,与在外地求学上班的孙子孙女进行视频连线,了解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不忘教导他们谨记“四不” 家训,在任何地方都要守护初心,传承良好家风。对于文老来说,他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将“四不”家训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七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让文炳亚深切地感悟到:“一个国家有了好的国风,国家才会国运昌盛。一个家庭也是一样,有了好的家风,这个家庭才能和睦兴盛。我们只有一代做给一代看,上代带着下代干,国家就大有希望,家庭也大有希望。”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