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希望最后再为社会做一次贡献!“抗癌斗士”填写遗体捐献登记表
2021-03-02 21:01:42 来源:湖北日报

邢少勇(右)填写遗体捐献登记表

3月1日,湖北省肿瘤医院工作人员将癌症患者邢少勇填写的遗体捐献登记表交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助其实现“最后再为社会做一次贡献”的愿望。

今年64岁的邢少勇是一名有着4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时也是一名与癌症搏斗了16年的抗癌“斗士”。2005年,邢少勇被确诊为肺癌,之后便开启了漫长的抗癌历程:治疗、维持、复发、治疗、维持、再复发……16年里,尽管病情反复,但他一直乐观积极配合治疗。

16年间,邢少勇主动要求加入医院的癌症患者康复会,成为一名志愿者,通过参加导医、进病房做心理疏导、公开做抗癌经历分享等方式,力所能及地帮助和鼓励着其他患者。多年来,他的手机号一直对病友们公开,很多病友迷茫或低落的时候,都会不自觉拨打他的电话。

在邢少勇一次住院治疗期间,他接到一位宜昌肺癌病友的电话,原来病友因恐慌而害怕治疗。于是,邢少勇耐心给其讲解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并鼓励其用乐观心态迎战病魔。

事后,这位病友才知道,当时邢少勇身体其实十分虚弱,既出现了肺癌骨转移和脑转移,还罹患了食管癌,导致交谈和进食都很困难。

病友十分感动,特意让儿子赶到武汉当面向邢少勇致谢。邢少勇微笑着对病友儿子说:“这没什么,我也是一名癌症患者,你爸爸的恐惧我能感同身受,倾听和安慰也是良药。同时,我也对能为社会、他人做点有益的事感到快乐。”

邢少勇手持登记表与家人和医护人员合影纪念

希望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已成了邢少勇多年来的“执念”。2020年3月,邢少勇再次到湖北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看到病区医护人手紧张,他便与陪护自己的妻子张女士商议:“我估计要在这儿住院很长一段时间,自己什么都能干,你可以不用时刻陪我,有空时帮帮那些医生护士和没人陪护的病友,好吗?”多年的陪伴,张女士早已习惯并理解丈夫,他们达成一致。于是,在他住院的一个月里,张女士利用空闲时间帮助护士值守病区大门、给病友们订饭、分发餐食和物资、打开水等,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也给缺少陪护的病友带来了便利。

2020年,随着病情的持续恶化,邢少勇逐渐萌生了遗体捐献的念头。2021年春节期间,他跟家人表达这个意愿并获得了全家的支持。2021年2月18日,他一入院便将意愿告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帮其联系了医务社工。经过医务社工与武汉市红十字会的联络,2月23日,邢少勇在家人和医护的共同见证下,郑重填写了遗体捐献登记表。他说:“这些年我得到来自社会、医院、家庭的很多支持和帮助,现在我唯一能回报的,就是去世后捐献遗体,为肿瘤医学事业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也算是我最后再为社会做一次贡献!”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龙华 通讯员王芳 潘瑞)

关键词: 希望 最后 社会 贡献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