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罗知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加大棒’。”3月29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分论坛“碳中和:困局与破局”上表示,高碳价或碳税即“大棒”,适中的碳价是“小棒”或“中棒”,人民银行支持工具则是激励机制中的“胡萝卜”。
易纲介绍,人民银行以低息向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接受低成本资金的金融机构须支持碳减排项目,同时承担向社会披露相应信息的义务。碳排放具有强外部性,除碳价和碳税外,更重要的是披露问题。“胡萝卜”支持工具重点在于要求商业银行对碳足迹、发放碳减排贷款的利率及相应碳减排效应等信息按季披露,接受第三方机构独立机构的核查和社会监督,同时引导全社会提高对碳达峰、碳中和紧迫性的认识。
“截至2022年末,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提供资金3000多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近6000亿元。低息再贷款需要收回,金融机构自担风险,这样的‘胡萝卜’激励机制是适中的、合适的。”易纲说。
易纲表示,除最初的21家全国性中资银行适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外,7家外资银行和数十家地方法人银行也陆续加入,人民银行对中资、外资和民营金融机构一视同仁。从效果来看,2022年支持工具已带动碳减排量约一亿吨,经认真评估,人民银行将延续实施支持工具,激励金融业支持碳减排。
据了解,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绿色贷款余额超22万亿元,约占所有贷款余额的10%;绿色债券余额也大幅增长至超2.5万亿元。
易纲强调,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包括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内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手段,推动金融体系通过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产品和工具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责编:罗知之、吕骞)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