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3月18日电 (黄盛)据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消息,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对此,多位行业人士向人民网财经表示,人民银行通过降准这一结构性工具,意在引导金融机构用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尤其是薄弱环节和重点新兴领域,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消费和内需加快恢复平衡。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向人民网财经表示,此次降准意在进一步稳固经济恢复势头,提振信心。今年货币政策要求精准有力,全国两会后就实施降准,一方面体现政策的“有力”,另一方面在一季度尽早发力,有利于经济开好局起好步,稳固年初以来的良好恢复势头,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此外,降准还可以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提供长期流动性,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目前中小银行面临息差收窄、贷款增速下降、资产质量承压等问题,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增厚利润,提高消化不良贷款和抗风险能力。”伍超明说,降准还有利于维护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有利于满足房企和居民的合理融资需求。
事实上,人民银行此次降准并非意料之外。2023年3月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谈到降准时表示,目前货币政策的一些主要变量处于比较合适的水平,实际利率水平也比较合适,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使整个流动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
Wind数据显示,3月13日到3月17日五个工作日之间,人民银行共开展481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和46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因本周共有2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和3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周实现净投放7120亿元,进一步引发市场对实施降准可能性的关注。
中信证券认为,2023年以来资金利率中枢回升、资金利率波动加大,核心原因是信贷需求回暖消耗较多超储,流动性水位下降。近期人民银行在新闻发布会上称降准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有效,因而市场对3月降准存在一定的预期。如果经济偏弱,人民银行则会通过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如果经济偏强,则通过MLF补充流动性。如果年内后续经济持续强劲修复,MLF超额续作或是常态,触发降准或许需要更多基本面走弱的因素。
也有业内人士向人民网财经表示,人民银行降准通常是为了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或者是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以对冲流动性波动,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就当下而言,宽信用需具备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金融机构需要长期稳定的负债来源,降准是有效的操作方式。
(责编:王仁宏、吕骞)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Xinhua Commentary: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injects fresh energy into human development-每日信息
- 重磅微视频:春天的启航 当前观点
- 美联储紧急贷款飙升至新纪录 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天天微资讯
- 美国2021年孕产妇死亡率再次上升 非裔情况最严重
- 美国两日内发生第四起火车脱轨事故:21节车厢倾覆 部分车厢裂开
- 巴西经济学家:中国数字化转型和移动支付令人印象深刻
- 【环球速看料】文明的坐标·洋主播探馆丨香料也能当药材?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 全力保供农资 各地有序推进春耕备耕工作 当前消息
- 全球连线|中华文化的“青春力量”:迷“国剧”,传唱“中国腔”
- 动态焦点:全球连线|中华文化的“青春力量”:爱“国学”,传诵“中国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