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气象监测显示,过去10天,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其中内蒙古中东部、吉林、黑龙江及山东北部等地偏高6℃以上。造成偏暖的原因有哪些?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央气象台相关专家。
“从全球的环流形势看,目前的冷涡中心主要位于欧洲地区,亚洲中东部主要受暖脊控制。在暖脊控制下,冷空气相对较弱,同时气流下沉增温叠加天气状况较好,都有利于气温上升。”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说,冷空气活动弱也是造成近期华北、黄淮等地大气扩散条件较差的原因之一。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两天全国天气形势较为稳定,气温继续回升。华北、黄淮等地升温势头最为突出,10日白天,石家庄、济南、郑州等城市日最高气温有望逼近30℃。
方翀表示,近期全国大部偏暖的格局对农业生产总体利大于弊。“近10天全国冬麦区、油菜产区以及华南春播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2℃至6℃,初春季节有这样充足的热量条件,对北方冬小麦返青、南方油菜的生长以及华南早稻播种育秧都是明显有利的。”他说,气温偏暖还有利于蔬菜和经济林果生长速度加快、设施农业和畜牧业节约能源使用成本等。
不利方面,方翀表示,温度偏高可能导致北方冬小麦部分种植密度大的田块出现旺长态势。“但考虑到10日至12日强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有利于抑制这种旺长态势。”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受新一股强冷空气影响,8日夜间至9日,新疆北部将出现6至8级大风,气温将下降6℃至8℃,局地降温10℃以上;新疆西北部和沿天山地区有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局地有暴雪。
10日至12日,这股强冷空气将继续东移,西北地区东部及中东部大部地区先后有4至6级、阵风7至9级偏北风,西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将有沙尘;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东部和北部有小到中雪(雨),四川盆地、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北部及贵州、云南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或暴雨;上述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至10℃,局地温度降幅可达12℃至16℃。
“冷空气过后,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由偏暖转为接近常年。”方翀说。
由于前期多地气温偏高,此次冷空气影响期间最高气温降幅将较为剧烈,气象专家提醒公众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最新预报预警信息,做好防寒保暖措施。9日至11日,新疆南部和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陕西北部、华北北部等地将先后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公众需做好相应健康防护。
(责编:赵竹青、陈键)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