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电(记者高健钧)今年一开春,四川省中江县回龙镇中皇寺村村民舒泽刚就一刻不得闲。他的小型农机制造厂里“锵锵”声不停,十几名工人操作着焊机、冲床、折弯机等机器,加紧制造“稻茬免耕施肥播种机”。
“今年的订单不断,买农机的人越来越多。”舒泽刚说。
(资料图片)
中江县种粮大户邱荣亮有七八台农机,其中除了本地乡镇小厂制造的农机外,也有国内大厂商生产的各类农业机器,以及从日本进口的产品。眼下春耕临近,他正加紧对农机进行维护,并准备再添置几台。
在农业大省四川,农机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粮食生产工具。中江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陈正龙说,这得益于近年四川为农机使用打下的良好“地基”。
“四川的地理特征是‘一平二坡七分山’,农田大多是‘巴掌田’‘鸡爪田’,坡度小、连片的十分少,用农机具下地难,导致生产效益低下。”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小军说,为解决这个问题,四川积极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等工程,让地块实现“小变大”“短变长”“陡变缓”“弯变直”,使道路互联互通。
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迅速推进,也为粮食机械化、集约化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截至2022年,四川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00万亩,今年还将完成425万亩新建和改造任务。
舒泽刚工厂制造的农机“体型”由小到大,见证了四川粮食生产规模扩大和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
“以前都是小块农田,也就一亩多,为此厂里生产的是一次播4行小麦种子的微型机,用起来十分费劲儿,跟人工作业差不多,一天也就能播四五亩,干完一天活儿手痛得都拿不住筷子;现在生产的都是一次播12行的大机器了。”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舒泽刚感慨万分。
随着中大型农机的使用,种粮大户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在位于四川南部山地丘陵区的宜宾市长宁县,当地鑫海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旋耕机、播种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100多台大大小小的农机,提供的机耕、机插、机收和植保等服务覆盖了全县13个乡镇的1万余亩农田。
“我们自己还流转了800多亩土地,实现全机械化耕种。”该合作社负责人韦先海说,“去年收入达30余万元,还解决了当地不少农民想在这里种粮务工的需求。”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四川发布《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将成都平原地区种粮大户补助标准提升至每亩90元、丘陵山区提升至每亩100元,并把中央和省级财政对粮食生产机具购置补贴比例提高到40%。
(责编:王震、陈键)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键词: 粮食生产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