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2月2日电 (记者李栋)据农业农村部监测调度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菜篮子”重点产品市场供应总量充足,节后重点品种产能充裕,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也呈下行趋势。
数据显示,1月份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批发均价为5.73/公斤,环比上涨22.2%,同比上涨8.9%。分品种看,环比价格上涨较大的包括青椒、菜花、油菜等。
随着天气渐暖,各类绿叶菜纷纷唱起了“主角”。春节过后,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蔬菜交易区,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景象。蔬菜批发商谷志强正指挥工人抓紧卸货,“近期,像来自南方的豆角类蔬菜价格与节前相比回落明显,每斤价格下降了1元-2元不等,产地供货量也逐渐增加到50吨上下。”
价格的回落因素多元。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宣传部负责人童伟看来,价格受到节日效应影响比较明显,“在除夕之前达到高点,随后开始回落,预计元宵节过后,价格将回到正常水平。”
“菜篮子”产品价格的回落不仅只限于绿叶菜。在云南昆明篆新农贸市场,假期后海鲜价格下降也同样明显,部分品类价格甚至下降一半。
“以鳜鱼为例,过节期间的价格达到150元/公斤,近几天的价格已经降到了90元/公斤。”水产销售商户黄显花介绍。
当地市场管理人员表示,从初五开始,海鲜的价格就开始回落,基本每个品类的价格下降40-50元不等,其中销量最大的活虾价格降幅最大。“随着水产品供货量的逐渐加大,元宵节过后价格还要进一步下降。”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蔬菜首席分析师张晶认为,1月份蔬菜价格上行因素多元,品种多以设施蔬菜和南方蔬菜为主,生产和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叠加节日效应拉动了节前备货需求,受供需规律影响,价格也相应较高。”
节后的蔬菜价格走势如何?“当前,蔬菜在田面积6922万亩,同比增加逾100万亩。”张晶分析,1月份天气条件对蔬菜生长总体有利,虽然春节期间的降温天气导致南方局部地区蔬菜受冻,但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光照充足,对设施农业影响有限。
“未来10天蔬菜主产区的气温呈上升趋势,预计后期蔬菜供应有保障,价格也逐步转为季节性下行,百姓‘菜篮子’产品也将更加丰富。”张晶说。
(责编:王震、吕骞)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