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
重点监测的32家企业中,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8.97%,餐饮消费同比增长12.41%
(相关资料图)
今年春节是新冠病毒进入“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春节。春节返乡潮叠加我市出台的消费激励政策,让兔年春节年味浓、人气旺,消费市场喜迎“开门红”。记者昨日从市商务局获悉,我市重点监测的32家企业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销售总额达到1.85亿元,同比增长18.97%,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228.81万元,增长12.41%,其中外卖增长20.85%。
●餐饮消费人气旺
1月27日下午,株洲钟鼓岭步行街上游人如织,美食飘香。数十台户外流动摊车一字排开,车后的商户们戴着口罩,烹制美食小吃,吊起消费者食欲味蕾。
“今年春节生意非常好,我们每天从下午一直忙到深夜。”在一家烧烤小吃摊前,老板陈玉将一手烤鱿鱼递给一对年轻男女后,熟练地算账、收钱。她和丈夫打合手,一人收银,一人烧烤。摊位前排起了长龙,生意兴隆。
在不远处的王府井美食街内同样人流如织。
“前一天卖了将近800杯饮料,可以算是最近一年最好的日销量了。”王海洋是一家果饮店老板。他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他和员工留下一起值班,“4个人,几乎每天都忙得脚不着地,好久没看见这么热闹的情景了。”
在各个大型餐饮机构,生意同样火爆。记者了解到,兄弟厨房、彭厨等连锁企业今年推出了年夜饭套餐、预制菜等新型餐饮,吸引年轻消费者用餐,促进餐饮销售额的提升,晴溪、丽景寻鲜等特色院子餐饮激发市民们消费热情,各类家庭聚餐、亲友聚会“一桌难求”。
●零售市场消费强
餐饮消费人气火热,零售市场也迎来客流量高峰。
在株洲万达广场、株百等地,火红的灯笼、喜庆的招牌将节日氛围映衬得格外浓厚。人们拎着大包小包,脸上一派喜气洋洋。
今年春节,各大商超为消费者准备了各类新春大礼盒,通过线上线下主题游戏活动,推动消费市场恢复。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区两级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用真金白银支持百姓消费。在“制造名城、幸福株洲”消费节(新春季)千万消费券惠民活动中,政府和银联、银行联动,发放1060万元消费券,资金总投入超2000万元;在1月17日开启的“新年焕新颜、服饰盛惠节”2023年株洲市服饰促销活动中,投入200万元,发放服饰专属消费券,助力服饰市场恢复;1月16日至2月19日举行的“百万抽奖、惠动全城”汽车抽奖促销活动,对新购家用车汽车用户进行抽奖活动,单项最高奖金1万元,促进汽车销量增长。
各区消费活动精彩纷呈。渌口区投入500万元开展“政银携手、情满珠江、惠在渌口”消费节,“迎元旦、过新年”“小年到、贺新春”“喜团圆、度元宵”等主题促销活动,效果显著;攸县“年味攸州·喜乐新春”文旅惠民消费节以个性化活动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拉动当地消费市场。
“春节消费迎来开门红,今年我们有信心。”株百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键词: 消费市场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