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人民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1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对中国中免、海南免税等10家免税企业开展行政指导。
近年来,我国免税行业快速发展,顺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消费需要。同时,随着免税品经营从线下向线上延伸,一些免税企业对法律政策的理解尚不到位,关于免税品网购“退货难”“退款难”等问题的消费者诉求开始增多。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要求,1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对中国中免、海南免税、中免日上、中出服免税、中侨免税、王府井、深圳免税、珠海免税、海旅免税、海控免税10家免税企业开展行政指导。
会上,总局执法稽查局负责人表示,部分免税企业开展网上销售时格式条款不公平、信息披露不充分、售后服务不完善,容易误导消费者,排除和限制了消费者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质量问题退货等权利,有损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消费信心和预期,不利于免税行业健康发展。
网监司负责人表示,免税企业拟定格式条款时应当坚持公平原则,不得含有免除经营者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等不公平不合理的内容。开展网上销售时要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一是落实信息公示义务,全面真实准确及时披露商品信息,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二是完善平台规则协议,明确进入和退出平台、商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三是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举报线上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
执法稽查局负责人强调,免税企业向境内消费者销售已进口的商品,适用境内法律,应当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各项规定,“免税不免责”。一是严格履行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义务,不得擅自扩大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范围,对法定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应当显著标识和供消费者确认。二是全面履行质量担保责任。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商品有质量问题的,消费者可在七日内主张退货,七日后主张换货、修理等,不得设置额外门槛和条件。三是完善商品信息披露。对免税品和非免税品要区分不同销售页面、明确标识商品类别、规范明码标价,不得打着“免税”旗号误导消费者购买非免税品。四是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畅通拓宽售后渠道,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解决效率,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投诉举报,促使更多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
(责编:杨虞波罗、高雷)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全球快消息!冷到极致!我国大部开启全年最冷时段 大数据看小寒“冷王”有多冷
- 环球热资讯!总台专访丨多国学者:美国等北约国家不断拱火俄乌局势
- 外媒:RCEP增进互信化解分歧_今日观点
- 环球消息!泰国学者:因时因势优化调整,中国防疫政策助力国内及全球经济复苏
- 重塑营商生态 厚植投资沃土——东北营商环境新观察
- 天天通讯!从烟火气、忙碌劲儿看更好统筹|在冰天雪地中感受春的气息——辽宁经济社会加快复苏观察
- 今日快看!经济微观|旅游新业态 迎来市场复苏新机遇
- 观天下!小寒丨心中有暖,岁月不寒
- 世界今亮点!默默努力惊艳所有人,是什么造就了“逆袭”
- 巴基斯坦学者:中国人民至上的抗疫措施值得称赞 西方虚假指责充满讽刺-世界热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