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稻谷收割季节,在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种粮大户张立友的稻田里,收割机、拖拉机等忙个不停,收割粳稻,播种小麦、油菜。
“我是搞农业的‘老把式’了,现在请农机收割全部是通过手机下单,十分方便。”张立友说,他通过微信小程序“北斗智慧农服”填写了作业类型、面积、单价、总价、时间和地点,提交订单,很快就有农机手接单。
承接订单的是南京市六合区玖铭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工作人员。该社负责人朱久保告诉记者,他们共有100多台(套)的作业机械,通过对农机实现统筹调配,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过去忙闲不均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改变”。
六合区是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据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农业装备科科长胡宏介绍,六合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管理平台投入运行后,已有59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92名农机手、129个生产主体、565台(套)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农机加入平台。
“农户和农机手可实现线上联系,线下开展秸秆还田、插秧、植保、收割、烘干等农机作业服务。”胡宏说,平台还提供农机租赁与维修、农产品加工、农资供应等综合农事服务,彻底解决了“有机无田耕、有田无机用”的问题。
在六合,智能化已覆盖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南京市六合区天纬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搭建的“基于农业生产的全产业链融合服务平台”,可选取任一监控范围内的农田,查看风速、雨量、土壤、光照等实时数据;还能调整视频像素和角度,观察农作物的颜色、长势、有无病虫害等。
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大大减轻了人工负担。与普通插秧机相比,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增加了北斗导航系统,通过控制面板进行定点信息设置,只要10分钟就能完成一亩地的插秧作业,既减少了用工成本,也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的精准程度。
植保无人机实现精准喷洒农药;水泵实现智能灌溉……记者在六合区采访看到,当地农业生产装上了“智慧大脑”,农户用上高科技手段,传统的种田方式正在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变。
据统计,2022年六合区秋粮面积达59.48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2.82万亩,预计秋粮总产量达30.5万吨。
新华社南京电
(责编:王震、陈键)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