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在三亚首获丰收
2021-05-10 02:30:43 来源:互联网
中新网三亚5月9日电 (记者 王晓斌)5月9日,全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在三亚首获丰收,早造水稻测产取得亩产1004.83公斤的成绩。
2020年11月,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在湖南突破1500公斤(3000斤)。2020年12月,由袁隆平任首席科学家,全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在三亚启动。海南省在海口、三亚等地设置了6个示范试验点。
5月9日,位于三亚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的示范点率先收割测产早造水稻。当天测产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领衔。
测产的这批“超优千号”水稻在2020年12月16日播种,2021年1月13日移栽,栽插密度为20cm(20cm+30cm)。
现场选取3个地块,实收毛谷称重后,考量机损、杂质、水分含量等因素,最终测得一类田1014.56公斤/亩,二类田1009.45公斤/亩,三类田990.48公斤/亩,平均1004.83公斤/亩。
“有信心达成双季亩产3000斤的试验目标。”项目责任专家、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兵介绍,收割完这批水稻之后,试验田将着手准备晚造水稻的栽培示范。
因为环境气温高、水稻生育期相对较短,海南种植的水稻向来非高产见长。谢华安说,如果海南实现两季3000斤的目标,这将创造了一个好的模式,“既然这里能创造单位面积高的产量,其他地方同样可以学习应用这里的栽培模式,推动水稻的高产高效生产”。(完)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