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公里岸线有61公里已被房地产、高尔夫球场等项目侵占,大量房地产项目与湖争地,严重破坏滇池生态系统完整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被严重摧残……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近日通报的滇池“铁桶式开发”问题,令人震惊,令人痛心。背后可能存在的“官商勾结”等问题,必须严查严惩。
“滇池之痛”由来已久。早在2016年7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就指出了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滇池南岸长腰山建设“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存在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问题,但该公司和当地有关部门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打着“健康养老”之名,大搞“高档别墅”项目并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长腰山变成“水泥山”。在有关部门的“保护”下,位于滇池东岸的铭真高尔夫球场违建后以“户外旅游休闲公园”名义违规经营十多年,在多轮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中敷衍整改,一次次蒙混过关。
地方党委政府不作为是根源。滇池湖滨过度开发、围湖建房现象愈演愈烈,根本原因在于当地党委、政府政治站位不高,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缺乏担当作为,不敢较真碰硬;有关部门没有认真履行审核把关职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企业“围湖开发”“大开大挖”默许纵容、视而不见、乱审乱批,有制度不落实,有督察不整改,沦为企业蚕食滇池的“帮凶”。
抢救保护为时未晚。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滇池水质已从劣Ⅴ类提升到了Ⅳ类,未来还有持续提升空间。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滇池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解决沿湖过度开发问题,云南还须及时堵塞控源截污漏洞,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进滇池,从源头上改善滇池水质。
“高原明珠”滇池享誉海内外,其保护治理备受关注。希望云南心怀“国之大者”,认真整改,深刻反思,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算好长远账、不打小算盘,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滇池,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湖清水。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