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打开方式可以很多元,假期到哪儿不重要,心情好不好才最重要。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马上就可以“签收”了。面对即将上演的“2亿人大出行”盛况,“错峰出行”显然是人们面前的最优选。
以异地返乡和跨省(市)旅游为典型的长途出行看,5天小长假确实该出去“走走看看”,但若“规划”不当,没准就会把大把时间搭在高速上了。
这些年来,每逢长假,高速公路变成“大型停车场”的场景总会出现,“堵到怀疑人生”是很多经历者的切身感受。有些专业人士预测,今年“五一”可能是近年来的“最堵五一”。在此情况下,大把时间因此耗在“等”上,真的不值得。
对很多人而言,“五一”出行计划可能会因为没抢到票而搁置。这次没安排上长途出行,下次找个假期再安排,或是此次就地短途出游,未尝不是明智之选。而要想获得高品质的假期,良好心态也少不了。抢不到票就退而求其次,嫌堵就下次再补全心愿,真要“人在堵途”了也别较劲。
再拿去景区景点来说,为了不破坏去旅行的美好期待,不破坏疫情以来难得的旅游市场大复苏,有些提醒值得重申——“要去游玩,预约先行”该是常识。未预约先去“碰运气”,很可能“玩转”不了“五一”,还可能成为“人从众”队伍中的一员。
先避堵,再考虑提升旅游过程中的愉悦感。而就避堵而言,遵守规则、做好攻略、预估“堵”况、调整期待、错峰游玩,都是必要做法。
说到底,“五一”的打开方式可以很多元,假期到哪儿不重要,心情好不好才最重要——这需要自我因需调节,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而无论是高速公路管理方,还是景区管理者,在引导错峰出行、防堵避堵方面,都要尽起应尽之责。做好“迎节预案”、发布“避堵指南”,都该是常规操作。
□栗中西(媒体人)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