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数据告诉你,延安当年有多红丨缴纳公粮1万石,劳动英雄们在南泥湾创造了奇迹
新华社西安4月18日电 飞机转乘高铁,再换乘汽车,跨越2000余公里。
尽管舟车劳顿,来自新疆的77岁老人郭淑英和她80岁的老伴赵振,仍执意要到延安南泥湾看看。
“以前只听过南泥湾的故事,如今终于站在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上!”走进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看着眼前一幅幅老照片,老两口发自内心地感慨:“当年,王震带领三五九旅的战士们,从南泥湾到我们石河子安营扎寨、屯垦种田,我们那里至今矗立着他的雕塑。”
从革命圣地到天山脚下,王震率领的部队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断发扬。
这种精神来之不易。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之自然灾害侵袭,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遇到极大困难。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尖锐地指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
当然,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更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为此毛泽东亲笔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一场以农业为主的大生产运动迅速展开。
1941年春,北风依然凛冽,但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士气高昂,唱着“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战歌,浩浩荡荡挺进了南泥湾。
“南泥湾啊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狼豹黄羊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这般景象并没有难住战士们:没有房子住,他们就用树枝搭草棚、挖窑洞;没有鞋穿,就自己动手编织草鞋;没有劳动工具,就到处找废铁自己造……
1942年,开发南泥湾的战士们用柳条编筐,克服物资缺乏带来的种种困难。(新华社资料照片)
从黎明到黑夜,从河沟到荒山,英勇的战士们携手奏响了一曲生产自救的凯歌。
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讲解员李茜说,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劳动英雄,一位名叫郝树才的战士,一天可以开荒四亩二分三的地。
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里,一组数字记录了当年三五九旅创造的农业生产奇迹:1941年,开荒种植1.12万亩,产粮1200石,蔬菜完全自给。到1943年,开荒达到10万多亩,产粮12000石,做到了粮食和经费全部自给。
到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已达26万多亩,收获粮食37000石,达到了“耕二余一”甚至“耕一余一”,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0000石。
历史,并不只尘封在展馆里。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谭虎娃说,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南泥湾军民克服困难,用勤劳的双手,把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由此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行走在南泥湾,眼前是郁郁葱葱的森林,脚下是拓宽平整的柏油路,耳边是南泥湾人红火日子里的欢笑声。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故事仍在续写。
“这些年,我们开发红色旅游、农业观光,还建有359创业基地,南泥湾的发展正在步入快车道。”南泥湾管委会主任李鉴君说。
文字记者:张斌 陈晨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