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合肥讯(记者白海星 通讯员李长龙)不久前,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创新枢纽的嘹亮号角:让科技创新的优势转化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强势,通过“产业+科创”战略打造一流园区,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走进蔚来汽车合肥基地智能化生产车间,机器臂抓取、放置、切割、铆接,动作连贯迅捷。基地负责人介绍,车身生产车间有307个机器人依既定程序工作,自动化率达到97.5%。科技赋能智能制造,奠定了企业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蔚来汽车所在的合肥经开区,从制造业起步,由弱变强,正咬定“产业+科创”发展方向,营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个生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以产业创新开创新局,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升级,全面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秦远望表示。
合肥南艳湖畔,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内的监测大厅各种仪器设备正全方位监测桥梁、燃气、热力、供水等“城市生命线”的运行状况。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嫁接,该院城市安全管理的“清华方案·合肥模式”已推广至全国数十个城市并走向世界舞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见效。
如何有效提升创新驱动力?在合肥经开区科技局局长邵志理看来,不能抛开产业这个最大优势谈创新、搞科技,“让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科技最大程度产业化”。他们一方面推进企业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科技孵化器,嫁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之关联产业,加速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迭代升级。另一方面,与清华、中科大等院所合作,推进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哈工大(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等“七大创新平台”产业化,着力打造世界级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电动汽车等产业集群。
依托创新平台,合肥经开区大力实施科技中小企业“四个倍增”(数量、规模、效益、创新能力)计划,运用创新券、科技贷、高企贷等手段,设立基金大厦,聚集基金成林,构建科技企业成长生态体系。
“‘产业+科创’的发展模式,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合肥经开区经贸发展局局长胡文亮介绍,该区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中,着重引入具有独特创新技术的企业和平台,作为相关产业创新升级的核心驱动,配合产业链条的完善和补缺,推动了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
“合肥昨天靠创新起家,今天靠创新当家,明天还得靠创新发家。”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全市上下将始终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加快迈向全球科创新枢纽,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奋力实现从科教基地向科创名城飞跃。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