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2日中国植树节前夕,“你欠了多少棵树”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不少人这才头一次知道:早在40年前,全国人大就作出决议,规定公民每年应植树3-5棵,其效力与法律等同。
为什么全国人大会对此做出规定?公民又该如何履行这项义务?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了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一场洪水引发的反思
把时间拨回1981年夏,长江、黄河上游连降暴雨,河水猛涨,灾害之巨历史罕见。
大灾之后,各层面都在进行反思。受灾最严重的四川、陕西两省主要领导,以及多位科学家都表示,江河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是造成这次洪灾的一个重要原因。林业部门也组织力量,调研分析森林遭破坏的原因。
要尽快把森林资源保护起来,把荒山秃岭绿化起来!可资金有限、人力有限,要让全国数不清的濯濯童山绿起来,难度很大!
邓小平同志为荒山绿化打开了新思路。他在同万里同志的谈话中提到:“是否可以规定每年每人都要种几棵树,比如种三棵或五棵树,要包种包活。”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三至五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
义务植树成为靓丽风景
此后40年,人人动手,年年植树,成了中华大地的一道风景。
在首都北京,每年4月的第一个休息日被规定为“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每到那天,数不清的政府机关、工矿企业、学校医院都会组织起来,扛着铁锨水桶种树去!
种树,也不容易。就拿北京市平原和山区交接处的“前山脸”地带来说,土层薄、裸石多,草木难以成活,是绿化造林的“硬骨头”。为此,北京探索爆破造林技术。
爆破造林,就是用爆破技术把坚石打碎,运客土上山,再栽植林木。用这种方式,西起房山张坊,东至平谷金海湖绵延230公里的前山脸地区,如今形成了五彩斑斓的高质量生态景观。
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年来,首都北京已有超过1亿人次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植树2.1亿株。片片绿云环绕京城,“沙尘暴”已成为遥远的回忆。
公民去哪儿能植树尽责?
义务植树是一份历史担当。走过40年岁月,需要种树、适合种树的地方基本已披上了绿装,剩下的多是边角地或者偏僻的深山区,并不适合普通人跋山涉水赶过去。
新形势下,公民如何履行义务、植树尽责?
自2017年起,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启动实施了北京“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体系建设。四年来,已建成各级基地共25处。义务植树也不再仅限于种树,而是共8类37种,包括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和其他形式。
全民义务植树网也开通了“网络参与”通道,通过网络捐款开展国土绿化、植树造林相关项目。以20元折算1株树的计算标准,只要捐资60元以上,就相当于履行了当年的植树义务。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